半年来,杭州交警这套“组合拳”成效明显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0-05-19 06:23   

杭州日报讯 去年年底以来,杭州交警快速路大队以警情“快发现、快到达、快处置、快撤离”为突破口,通过构建优化“大脑+手脚”的现代警务管理模式,对整个快速反应勤务机制进行了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属首创。

半年来,改革的成效到底如何?昨日,记者来到杭州交警快速路大队一探究竟。

“1分钟撤离”,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1分钟能做什么?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可能一个分神,1分钟就过去了,但对于快速路大队来说,1分钟足够他们完成一次事故处置。

在各项机制改革中,实现事故现场“1分钟撤离”最具代表性。众所周知,当高架快速路发生事故,让事故车辆尽早撤离现场尤为重要,一方面,车辆撤离可以尽快恢复交通秩序,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次生事故的发生。“从发现警情到完成现场撤离,所有动作在1分钟内完成,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工作目标。”快速路大队副大队长陶勇说。

昨天在大队勤务室,民警向记者演示了如何在1分钟内完成事故现场撤离。接警员从后台发现警情后,立即通过对讲机通知执勤民警赶赴现场。与此同时,情报分析员快速将事发监控及车辆信息调出,通过工作群提供给前方民警。半分钟之后,执勤民警到达现场,迅速拍摄事故照片后指挥车辆撤离,将车辆引导至导流线或其他安全区域。从发现情况通知前方民警,到事故车辆撤离现场,的确只要1分钟。

从1.8%到68.7%,好看的数据是怎么来的?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经过半年的改革,如今高架快速路交通事故的1分钟撤离率由原先的1.8%提升至当前的68.7%,同时,警情主动发现率也从1.1%上升至61.95%,事故警情数量同比下降50%。

好看的数据背后,是交警“多管齐下”的努力。

首先是强化“大脑”。为了尽可能地在第一时间发现事故,快速路大队了组建12支以1名接警员、2名视频员、1名情报分析员为最小作战单元的视频作战队伍,以主动发现率为核心,加大视频巡查力度,第一时间发现警情、同步视频、实施追踪。如今,接近五成的警情都能在报警前就被后台民警发现。

其次是优化“手脚”。为了让民警跑得更快、更有效率,大队将辖区内的各条高架细分为56个巡段。在此基础上,又对相邻的3至5个巡段进行整编,建立了12个防区,每个巡段防区都有负责的民警。一旦有事故发生,负责民警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赶到现场。

打铁还需自身硬,为了更好地应对各种事故状况,大队还专门组织民警去车辆修理厂学习车辆知识,了解常见车辆故障的原因和处理办法,让他们在面对各种情况时,能够第一时间作出正确判断。

空中巡查,这双“眼睛”究竟有多厉害?

5月17日,一名女司机驾驶面包车在绕城高速某路段的超车道上缓慢行驶,经过减速、驻车后,这辆面包车竟然挂上了倒挡,开始向后挪动。就在这名女司机以为自己的严重违法行为没被发现时,头顶突然传来警告声:“高速严禁倒车,请向前行驶至收费站安全处停下接受处理!”原来,女司机高速倒车的全过程已被巡逻的无人机发现,最终,她被依法处以扣12分、罚款200元的处罚。“你们也太厉害了吧?”面对已在前方收费站等候的交警,女子心服口服。

成立无人机中队,将无人机全面引入日常管理,以“空地结合”的方式探索构建“空中巡区”,杭州交警的这一创举在全国范围内也是头一份。引入无人机,交警部门基于多方面的考虑。首先,它可以突破地形及路况限制,更好地起到预警提醒的作用。“比如遇到拥堵路段,警车或者警用摩托车不一定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但无人机就可以很快进入。”无人机中队副中队长蒋波告诉记者,而在夜晚,比起传统的警车预警,自带灯光及喇叭的无人机无疑更醒目,更容易引起司机注意。

另外,针对实线变道、开车使用手机等违法行为,交警可以通过无人机巡查发现并及时喊话提醒。由于无人机出现的时间、地点非常灵活,能够对违法司机产生更好的震慑效果。“很多司机以为监控没拍到就行了,殊不知现在我们多了双‘眼睛’。”蒋波说。

这双“眼睛”的视野究竟有多宽?昨天,记者现场进行了体验。警用无人机从位于德胜路中段的大队部原地起飞后实施空中巡查,西到湖墅南路,东到秋石高架,路面情况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据了解,自1月份正式投入实战以来,无人机中队共投放无人机190架次,高空巡查300余次,发出事故拥堵预警120余次,引导事故撤离30余次,实施“空地结合”打击违法行为1400余起。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通讯员 楼罡 陶勇 记者 谢珂  编辑:张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