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讯 一个台阶就像一座高山,每次出门都要经历考验;看电影、逛商场似乎与他们无缘……大量残疾人、老年人、伤病人员、妇女儿童以及其他有特殊需求的人,都期待拥有无障碍的环境。
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而建成高标准的无障碍环境,更是办好2022年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的必然要求。
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临近,我市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情况如何?市人大常委会近日前往6个城区的车站、医院、商场、亚(残)运会场馆等公共服务场所进行实地集中视察。
无障碍设施建设要“有”且“好”
医院的自助挂号机、车站的自助取票机、银行里的ATM机……如今,随处可见的各类自助服务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然而,对坐着轮椅来办业务的人来说,要享受到这样的便利却不是一件容易事。
“一般的自助服务机都偏高,坐在轮椅上我们够不到按键,看不清屏幕,办理业务就不方便。”市残疾人无障碍环境促进会会长张华对此深有体会。如果到人工服务台办理业务,服务台的高度、容膝空间等对他而言,也是一大考验。
从服务机的高度、安检门的宽度,到无障碍坡道的缓急、电梯按钮的高低,再到无障碍厕所空间的大小,这些小小的细节都影响着残障人士的使用体验。在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无障碍研究所顾问方舟看来,无障碍设施建设要从细节着手做到精准到位,实现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提升;同时,要系统推进公共场所无障碍环境建设,让行动不便者便捷地到达不同的场地。
加大宣传力度破解观念障碍
如今,还有不少人把无障碍设施当成是与自己无关的设施。在人大代表、专家看来,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加强无障碍环境理念的宣传尤为重要。
“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受益者不仅包括残障人士和老年群体,而是我们所有的人群。”西湖区人大代表俞芹认为,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首先就要加强无障碍环境理念的宣传,提升市民群众的无障碍意识,真正让无障碍走向无障“爱”。
“杭州要进一步建设文明城市、打造世界名城,无障碍环境正是推动城市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在西湖区残联兼副理事长吴坚看来,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首先在于破除理念、观念的障碍,营造人人需要、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社会氛围。
无障碍设施要规范建严格管
在视察活动中,无障碍设施的规范标准问题成为大家的关注点之一。
市人大代表刘珂建议,要严格按照无障碍设计规范标准,抓好新扩改建项目的设计、施工、验收等工作;在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统筹规划中,要结合城市国际化、老旧小区改造、养老服务提升等工作推进,并做好与周边无障碍设施的衔接,从而更加高效合理提升无障碍环境。
方舟则认为,应该制定一个较高的地方标准,严格新建建筑、场馆的无障碍设施建设,与建设工程实行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市人大代表何红希望,政府应加强顶层设计,并把无障碍设施建设列入依法行政大局。
无障碍设施要规范建、严格管。然而,已经建成的无障碍设施,被占用、损坏或者挪作他用的现象时有发生。“我有次坐着轮椅想去西湖边逛逛,但路上遇到一处盲道被电动车挡了,好不容易才绕过去——美丽的西湖显得可望而不可即啊。”张华希望,杭州能对标国际先进城市,进一步提升无障碍环境,让城市变得更温馨、更文明。
刘珂认为,破解这一难题应该从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上下功夫,严格日常监督管理,对损害、占用无障碍设施等行为,依法依规及时纠正和处理。下城区人大代表李一崇希望,有关部门依法保障残障人士和老年人便利出行,尤其要重点关注市中心城市道路十字路口无障碍通行问题。
让科技赋能无障碍城市建设
杭州作为一座智慧城市,如何让科技赋能无障环境建设,也是大家探讨的热点。
市人大代表潘伊玫认为,互联网盲道国标已于今年3月1日起实施,亚(残)运会官网等可以考虑率先对标国标,建立健全官网的读屏功能。方舟则建议,要利用杭州的数字经济优势,建立一个远程手语服务系统,通过视频连线后台服务的方式,来更好地满足残障人士的需求。
萧山区人大代表华盈非常关注“数字鸿沟”的问题,希望杭州完善信息无障碍标准体系,建立信息无障碍服务的推动和监管机制,加大信息化、智能化辅具研发与政府采购的政策支持。
市人大代表褚跃明认为,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应该加大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政策倾斜和投入,引导和鼓励更多的科技企业参与其中,助力无障碍建设向智能化发展,推动提升无障碍建设品质,不断丰富无障碍产品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