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新闻客户端讯 浙江图书馆前天发了条公告:浙江图书馆关于扩大开放范围的通知。浙江图书馆将于2020年5月13日起扩大对外开放范围。
同时浙图透露,从昨天起,浙图可以免预约进馆。当然,进门前,别忘了出示你的健康码。
嗨,终于,等到,泡图书馆自由了!
公告如下,开放区域——
开放时间——
眼尖的你,是不是已经看到“孤山路馆舍开放”?
对,位于孤山的古籍部分馆终于也开放了。虽然古籍小众,但是对许多需要查询资料、做研究、古籍爱好者来说,这个孤山馆舍真的是宝藏级图书馆啊!
如果你喜欢泡图书馆,在杭州,没有去这个馆舍逛过,那肯定是不完整的。
孤山分馆,民国建筑、古雅书架、环境清幽。
孤山馆舍红楼(摄影:毛若皓)
孤山馆舍白楼(摄影:毛若皓)
就连阅览室、借阅台,都是古朴中式装修,散发着时光的味道。在这样的桌椅前,阅读一下午,有没有穿越到明清的感觉呢?
最最重要的是,在电子科技发展迅猛,图书馆全面信息化的时代,这里却仿佛被时光凝固了,“逆天”地保留了最古老原始的书籍借阅模式。
不仅书目按古法分类,你还需要手工填写索书单,才可以借书。
孤山馆舍进门,陈列了密密麻麻的索书目录柜,每一个格子打开,都藏满了宝贝。那着泛黄带着时光印迹的索书目录卡,诉说着这座百年老馆的藏书故事。
由于古籍的特殊性,馆内图书都不外借,不过文献都对外开放查阅。你需要先在目录柜找到自己想要查阅文献的目录卡片,根据索书卡,填写一张索书单,交给工作人员提书就可以,每次最多可查阅5本。
总之,对普通读者来说,你不管借不借古籍,孤山馆舍红白两楼前拍个照,都张张是民国风大片了。
说不定运气好,还会遇到“我在西湖边修古籍”的神秘古籍修复师喔。
孤山古籍馆
地点:杭州孤山路28号
这里原本是浙江图书馆旧址,建于1912年,同时接收了藏在文澜阁的《四库全书》。如今,浙图搬到黄龙后,这里只剩下了古籍一个分部,全称为“浙江图书馆孤山路馆舍”,主要馆藏1949年以前的历史文献,包括普通古籍、民国时期书报刊(含缩微文献),现当代影印古籍。
孤山馆舍主要由三幢建筑组成,分别由红楼、白楼与“青白山居”组成,都是省级重点文物。红楼建于1906年,原为清廷预备作为德国皇太子来杭的下榻处,现在是国家级的古籍修复中心。白楼是普通古籍书库和读者阅览室,背靠孤山,面临西湖,绿阴掩映,环境格外清幽。
浙图孤山馆舍往事
1912年孤山馆舍白楼落成,成为我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专用建筑之一,1913年作为总馆开放。
根据原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学者毛昭晰教授的考证,中国最早的近代公共图书馆就是浙江图书馆。它的雏形,是建于一个世纪之前的“杭州藏书楼”。
1900年(光绪26年)11月,具有维新思想的杭州士绅邵章、胡焕获得杭州知府朱启凤的批准,在城东菜市桥畔“东城讲舍”旧址上创办了杭州藏书楼。1903年,“省级领导”浙江学政张亨嘉及巡抚聂缉槻向朝廷奏准,将民营杭州藏书楼扩充为官方色彩的“浙江藏书楼”,在城中大方伯里(今解放路上)购得民房,改建馆舍,开放之日,门楣上悬挂的是光绪帝为之手书的匾额:“敦彝牗慧”。
“藏书楼”对外开放,民众可定期前来借书、阅书,已经具有新式图书馆的特质。
1910年(宣统二年),浙江提学使袁嘉穀、浙江巡抚增韫奏准建造白楼,共耗银19067两。1911年5月20日白楼动工,建筑面积1878平方米(因为外墙用白灰粉刷,故有“白楼”之称,后人又称“白洋房”)。
“白楼”一切尽按图书馆功能设计建造,两层楼的砖木结构,遍布采光明亮的百叶窗。进门为正厅,中间一架楼梯直达二楼,天花板是宽敞的玻璃天窗。
1912年白楼落成,孤山馆舍作为浙江图书馆总馆,于1913年3月25日正式开放。伴随白楼出世,文澜阁所藏《四库全书》也转移到白楼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