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 举行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等联组会议
希望城市公园里有给儿童游玩的可接触性草坪
都市快报
昨天,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召开四场联组会议,分别探讨“总结应对疫情防控经验和启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强化农村公共安全、完善治理体系,建设美丽乡村”“优化人居环境、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健康城市的建设水平”“完善市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体系”等话题。
会场上,委员们谏诤言、献良策,气氛热烈,频频碰撞出智慧火花。
优化人居环境,完善基础设施
提升健康城市的建设水平
九三学社界别委员吴松杰关注的是生活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
他认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及意愿较高,但现实生活中支持的“口头派”多,真正落到实处的“行动派”少,还有部分“逃课生”不进行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实效趋势向好,但存在不同城区(小区)差异大,分类质量参差不齐等情况。
吴松杰建议,要在“接地气”中促实效,让垃圾源头分类进入“提质扩面”的“快车道”。要给垃圾投放点“瘦身”,把监督的“口子”缩小。在兼顾居民生活便利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撤桶并点”,缩小监督的“口子”,改变居民“乱投放”的习惯。
同时,要让信用惩戒补位助力“刚性”执法,念好垃圾分类的“紧箍咒”。加强可再生资源回收设施的监管,将其纳入政府对收运等第三方机构的考核范畴。还要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和范围,鼓励各方监督,让公众参与落到实处。
城市公园不仅影响着市民的生活质量,还具有美化、调节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维系城市生态平衡和防灾减灾等多种生态效应。高质量的公园,形象鲜明、功能多样,往往能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也是城市文明和品牌的体现。
怎么建好杭州的城市公园,民进界别委员王玮很关心。
他认为,公众应参与到公园景观规划和建造过程中来,在公园建设上,不要单纯设置“高大上”的公园景观来追求形式上的美感,强调视觉上的审美效果,应该更重视公众游人的行为活动需求。
城市公园绿地的真正意义,是为市民提供一种休息、活动、交流的场所。他建议,要扩大公园的绿地面积,将大草坪分割成若干小块,分时间段与区块对游人进行开放。这样一来,既缓解了公园内人流组织的压力,也养护了草坪的生物机能,增加草坪的可接触性。
王玮还建议,在城市公园的建设上,要更加细致地考虑到不同类型人的需求,如老年人、儿童、残障人士等,重视老年人适宜的活动场所和体育设施,儿童游玩的可接触性草坪,便利残疾人游览无障碍设施的配备和场地。
构建“社区小脑”
打通数字治理“最后一公里”
疫情防控,杭州依托城市大脑率先上线“健康码”,并创新疫情期间的“最多跑一次”服务,通过数字赋能,让大家即便出不了门,但依然办得了事。
同时,涌现出“志愿护卫队”“居家隔离服务队”“武林大妈”“拱宸大伯”等3048家社会组织和群众志愿队助力社区服务,释放出共建共治共享的“乘积效应”。
“千万条防控线交汇在属地,千千万万人落脚在社区,杭州在疫情防控中交出的答卷,得益于杭州日常治理能力,更体现了杭州社区治理的高效能。”妇联界别委员郎晓波认为,平时好用,战时管用,接下来应总结经验,加快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
她建议,加快“城市大脑”框架下“社区小脑”的开发。大脑,重数据、重硬件、重决策。小脑,重应用、重软件、重收集。两者分工明确,数据互通,打通数字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大脑叠加小脑,可以推动基础数据生产和收集“一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的标准化,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小前端”在社区的协同整合,为社区利用数字化手段响应居民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更便捷、精细的服务,进而拓展社区智慧应用水平。
在数字化建设基础上,民盟界别委员朱智慧建议,应进一步推动民主协商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
“比如,设计座谈协商、点评协商、咨询协商等协商方式,让社区居民都能参与进来,激发大家的协商热情。”朱智慧说,还可以通过网络、微信群直播等方式,吸引场外群众参与协商。
数字田园、农村电商、数字服务平台……
打造数字化的美丽乡村
作为全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重要策源地和实践地,杭州有699个美丽乡村,165个AAA级景区,并实现污水治理、生活垃圾分类、公厕综合整治在杭州的农村全覆盖。
可以说,居住在杭州的农村,生活很美好。
致公党界别委员沈建国建议,以疫情常态化防控为契机,强化城乡社会治理一体化理念,打好数字田园、农村电商、公共服务数字化、乡村治理数字化、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提升等数字乡村建设组合拳,打造数字化的美丽乡村。
拿村民办事来说,可以将数字农业服务平台融入政府的乡村管理工作模块,让乡村村务、政务、党务等信息与服务实现在线化,让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
打造以科技创新、智慧赋能、数据驱动为一体的“乡村大脑”,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农林界别委员陈颖建议,可以设立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专项资金,在测算总体建设规模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加大环境改善投入。
应急管理纳入“城市大脑”
实时、动态、智能监测城市各类风险
农工党界别委员裘小民建议,不断完善联防联控应急体系,完善应急资源配置体系,健全公卫机构管理体系,培育公共卫生人才梯队,拓展数字战疫智能应用。
民进界别委员夏海琴建议,设立“独立救护车洗消站”,既适应长期、常态下的医疗救治工作需要,还能具备突发事件时对被污染社会车辆的洗消,解决传染病、生化、物资储备、污水处理等多种功能。
科技界别委员茹仁萍提出,可以加强分级分类的志愿者队伍和应急梯队建设,实施常态化管理,需要时可以随时行动。
医卫界别委员黄巧玲提出,应把应急管理作为“城市大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线、实时、动态、智能监测城市各类风险,增强驾驶舱应急指挥作战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