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援派恩施支教教师朱晓岚: 给最“阳光”的小学传递数字魅力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0-04-13 07:15   

每日商报讯 距离杭州援派恩施支教教师朱晓岚从恩施结束一年半支教生涯刚刚过了90天,回到杭州的第一件事,她选择借着灯光,记录下那让她觉得能够让“爱”这个词含义更丰厚的支教行。“我支教的光明小学是我见过的最最‘阳光’的学校,不光是学校,她是个家。”回想在光明小学的经历,朱晓岚评价道。

杭州老师传递数字魅力

从踏入光明小学的那一刻起,朱晓岚就把自己当成一个真正的“光明人”,认真地完成着每一项教学工作。

为了协调教学工作,共享经验,在正常课务之余,朱老师多次在自己主攻的语文和思政课程领域组织教研讲座。在一次讲座中,朱晓岚举出了一个课堂实例,其中涉及微课内容,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事后校方老师便期望朱晓岚能在校教授微课经验。“我就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提炼,但因为时间紧,自己对于计算计的内容也不是很了解,还是对讲座效果有点没把握。”朱晓岚说。然而意外的是,这次赶鸭子上架式的教学激起了老师们高涨的学习热情。随后恰逢2019年元旦假期,有的老师邀请朱晓岚到自己家里,请她手把手再教一遍;甚至有的老师,放弃休息,到学校里,排着队,用学校里可以录音的电脑,制作自己的微课;还有不少老师,在学校工作群里,提出问题,彼此分享经验,共同探讨。

最终,这些平均年龄都在45岁以上的老师们,硬是在巴东县微课大赛上获得多项一等奖的好成绩。“有这么一群对学习充满好奇的老师,何愁教不出敢于闯出大山的优秀的孩子。”朱晓岚感慨说。

良性互动拓宽教育思路

“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打开了我的视野。”朱晓岚说,“以前觉得上完课后,孩子做作业有错,那就是我老师没教好。但是了解了人是如何学习的心理过程,我开始明白,学习就是不断反馈调整,建构知识链接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订正,实在是一个正常而且必要的学习过程。”

在支教过程中,朱晓岚与光明小学的老师们共同研究日常教学中常常使教师焦虑的教育困境,以及背后的心理规律。“我们深刻理解了什么叫‘耐心’,不是忍着性子一遍一遍地教,教得口干舌燥,还觉得自我牺牲挺伟大。相反,当教师明白一切都是学生正常的学习进程,不是‘学不会’,而是‘还没学会’,那么再教一遍,老师们的耐心更多的是从容与淡定,还能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在教学方式多样化上。”朱晓岚说。

“吾生而无涯,而知也无涯”是朱晓岚一贯秉持的观念。身为教育工作者,朱晓岚不断在教学中学习,既教别人,也在无形中提升自己的学习。“挂职锻炼的一年半时间里,不断学习让我感到教学充满力量,给予孩子的爱里也充满力量。”朱晓岚说。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通讯员 赵波 胡建亮 实习生 孙飞扬 见习记者 祝芷媛  编辑:吴阳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