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总书记考察情景,杭州城市大脑建设者心潮澎湃
浙江日报
一走进位于杭州云栖小镇鲤鱼山街的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 一行大字就进入视野:“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
3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这让杭州城市大脑的建设者倍受鼓舞。当天傍晚,大家还沉浸在兴奋中:“总书记的指示,为大家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加快探索创新城市大脑,让城市变得更聪明更智慧。”
探索超大城市数字治理方案
在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有一块大电子屏幕,屏幕上实时更新显示着杭州的各种数据。城市大脑已成为城市治理的“数字化基础设施”。
“总书记就是在这里听取汇报的。”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副局长吕钢锋回忆当时的情景,仍抑制不住激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16年4月,杭州市政企联动,打通部门数据壁垒,开启了用大规模数据改善城市交通的探索。杭州城市大脑正式诞生后,4年中一次次升级扩容,不断向卫健、城管、文旅等领域延伸,从“治堵”迈向“治城”。目前,杭州城市大脑已上线包括警务、交通、文旅、卫健等十一大领域、48个应用场景,日均数据可达8000万条以上。通过这些数据,杭州的城市管理者可以更有效地配置公共资源、作出科学决策,从而提高城市治理效能。
2019年末,杭州市常住人口首次突破千万,正式迈入超大城市行列。超大城市治理是个世界级难题。如何吸取很多超大城市的教训,不患上“超大城市病”,成为杭州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
城市大脑就是杭州探索超大城市数字化治理的一个方案。吕钢锋表示,在聆听总书记讲话时,他深深感受到了总书记对数字治理工作的高度重视。他说:“总书记的论述高屋建瓴,对城市大脑工作、对杭州数字化转型方向,都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我们要不断创新,开拓应用场景,让聪明智慧的‘大脑’帮助城市管理像绣花一样精细。”
便民应用让市民充满获得感
城市大脑,是为城市生活打造的一个数字化界面。它不仅能够提升城市管理者的治理水平,而且能让生活在城市中的市民,触摸城市脉搏、感受城市温度、享受城市服务。
在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通过一块块小型电子屏幕,习近平总书记观看了“数字治堵”、“数字治城”、“数字治疫”等应用展示,对杭州市运用城市大脑提升交通、文旅、卫健等系统治理能力的创新成果表示肯定。
陆晓红是杭州城市大脑建设的参与者。作为杭州城市大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她和同事一起参与建设了杭州城市大脑的部分便民应用场景、数字驾驶舱、“亲清在线”新型政商关系数字平台等。获得习近平总书记肯定的杭州城市大脑的创新成果,不少由该公司参与开发。
记者了解到,杭州城市大脑目前已上线“舒心就医”、“欢快旅游”、“便捷泊车”、“街区治理”等48个应用场景,市民的生活因此变得更便捷美好。
比如,在最先突破的交通治堵领域,根据第三方报告显示,杭州在百城拥堵指数中的排名,从2013年的前3位降到了2019年的第35位。
又如“先离场后付费”。2019年7月,杭州城市大脑推出便捷停车应用场景,通过机器智能实现“先离场后付费”便民服务,车辆驶离停车场不再排队,提升通行效率。目前,杭州市有76个停车场库、35.9万个停车泊位开通了“先离场后付费”服务。今年底前,杭州市所有收费泊位都会实现“先离场后付费”。
市民感受更深的是,以前去医院看病,在挂号、化验、开药、住院等环节需要多次结算,时常要排长队。2019年,杭州城市大脑推出“舒心就医”应用场景后,重塑就医流程,将多次付费减少为一次付费。根据个人信用情况,市民可获得门急诊500元至5000元不等、住院1.5万元的就医信用额度,实现“先就诊再付费”,真正做到“最多付一次”。目前,杭州市“舒心就医”应用场景已接入252家医疗机构,服务2139万人次。
“有了总书记的鼓励与肯定,我们一定努力把城市大脑建设好,让市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陆晓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