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 为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江干区九堡街道全体党员责无旁贷,主动担当,在战“疫”一线践行初心使命,让鲜红的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23个临时党支部 “领头雁”不负使命 疫情防控工作到哪里,支部就建在哪里。 面对疫情,九堡街道积极响应,全面整合市、区、街三级机关干部、社区基层工作者、序化大队、巡防大队、民警、物业、业委会、居民骨干等一线防疫工作力量,在社区(村)疫情防控一线成立23个临时党支部,由社区(村)书记领头,迅速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支部—党员楼道长(村民组长)的疫情防控责任体系。 疫情开始,街道立即成立由党工委书记何烨锋为组长,办事处主任陈国清为常务副组长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主要领导突进一线,靠前指挥,率先垂范,为参战人员提气鼓劲。街道纪工委建立每日“一督查、一通报、一整改”的“三个一”机制,50名街道专职纪检监察干部、村社纪检监察干部以及监察联络员成立了24个疫情防控督查组,对街道防控工作进行全面督查。 “我是党员我带头,基层防控‘疫’不容辞。”这是23位“领头雁”的集体誓言。 “守好这个门,就是为居民守好了一道病毒隔离墙。”金雅苑社区党总支书记蒋红涯坚定地说,她果敢干练的身影总是穿梭在社区的每个角落。自春节前她就一直坚守岗位,联络疫情重点地区返城居家隔离户,解决居民日常买菜问题,安排一线工作人员的物资配备......每一件事,她都亲力亲为。这是她在社区工作的第20个年头,在这个非常时期,作为一名“领头雁”,她没有退缩,只有一往无前。 和华社区党总支书记项华丽给人的印象总是亲和力十足,脸上挂着让人倍感亲切的微笑。疫情之下,她不辞辛劳,主动联系多家电商平台、医药公司,购得测温枪、防护口罩、医用酒精、一次性手套和洗手液等防疫物资,为防疫工作提供了保障。最让人难忘的是她脚上的一只塑料袜子,原来是雨天到处奔走,鞋袜都湿了,在走访居民时,居民送的一只塑料袋,她就这样穿着塑料袋袜子忙碌了一整天。和蔼可亲的笑容背后展现的是巾帼战士率先垂范的榜样形象。 “没有铁的纪律,就不可能战胜病毒。”三村村党委书记蒋法根斩钉截铁地说。他在部队从军17年,这个临时党支部执行的也是军队化管理,铁一般的纪律,让整个队伍的执行力、战斗力都非比寻常。三村村属于非全封闭老村,一直都是九堡街道聚集外来流动人口最多的村社之一,疫情管控的难度不言而喻。但是,他们没有叫苦连天,用24小时“行军床”值守岗点,他们整合规划全村骨干力量上阵,他们迎难而上越艰辛越不放弃,围村防控,有序推进,用军人的姿态迎接挑战。 还有许多像他们一样的社区(村)党组织书记,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身体力行、冲锋在前,发挥了领头雁的“硬核”力量。 186名“下沉”干部 支援基层临危受命 面对严峻的防疫形势,市审计局、江干区委政法委、区发改经信局、区文广旅体局、钱塘智慧城管委会、区机关事务中心、团区委、区工商联和街道机关共9个部门186名党员干部统一下沉到社区(村),进一步充实临时党支部,增援“疫”线。 他们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听从防疫一线临时党支部的指挥、安排和调遣,全身心参与各个小区的人员排查、信息收集、宣传教育、服务保障等工作,共同织密防控网,一起筑牢防疫门。 九堡街道18名区管领导干部实行包社包村责任制,同时担任23个社区临时党支部的第一书记,扎实下沉联系社区(村),当好业务“指导员”、工作“督查员”、物资“运送员”,为社区(村)防疫工作做支撑,减轻社区(村)负担。1名街道中层干部搭配3-4名成员组成疫情防控服务队。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姜明连轴转27天;优秀社区书记新晋班子领导朱红梅主动承担沿街商户(个体户)有序复工的重任;综合信息指挥室主任唐慧燕小小身躯撑起大大防疫信息网。 市审计局内审处处长吴淑志、副处长王学军两名同志主动请缨,要求服务景蓝社区。作为九堡街道首个集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租房于一体的“保障房混合小区”,景蓝社区特殊人群占比较高,防控难度系数较大。当得知社区有15户湖北、温州、台州返杭隔离户,而社区人手不足后,他们主动要求承担隔离户蹲守任务。吴淑志身患糖尿病,久站久坐极易疲劳,但是他愣是每天坚守8小时,主动“承包”居家隔离户代购蔬菜、倾倒垃圾等一切任务。他们还主动做好隔离户及邻居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克服恐慌情绪,增强防控意识。 上阵即冲锋。 78名市审计局干部组成的支援队及时增援,按照社区(村)需求前往各个村社,全身心驻扎基层一线,勠力同心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阿姨,买这么多菜啊,先测个体温再进小区。”“您好,请出示一下您的通行证。”……九堡街道红苹果社区泊林印象小区的门岗上回荡着阵阵亲切的声音,进出人员被一一询问。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作为周三访谈组同心圆单位,江干区文广旅体局局长余梅芳带领单位党员干部第一时间下沉到红苹果社区助力疫情防控。每天她熟练地穿上红马甲,戴上口罩,和同事们一道化身小区“门卫”,测体温,查出入证,登记信息,签订承诺书……“只要我们和社区干部、居民群众一起努力,定能早日战胜疫情。”她说。 “我为社区多干一点,社区就能为居民多做一些更重要的事。”一到社区,江干区工商联副主席朱宪法就主动领取任务,采购员、送菜员、巡逻员、宣传员多重身份集聚一身,拉横幅、搭帐篷、做登记、测体温多种杂活汇聚一体,哪里缺人手就往哪里钻。为了保证休息,社区安排下沉干部每天6小时一班,可到了下班时间,朱宪法还是忙个不停,几乎每天都坚持和社区工作者一起干到深夜。 “下沉”干部的力量支援,大大增加了社区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多一个人,多一份力,186名“下沉”干部是九堡街道迎接胜利的坚强后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