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讯 工地上,塔吊不停旋转,土体加固机器搅动着泥浆,一派紧张繁忙、热气腾腾的景象。2月16日,浙江交工杭绍甬高速公路与1号线交叉工程项目工地,40多位持有绿色健康码的工人正式进场,打响复工后建设的第一枪。
作为中国首条“智慧高速”和浙江省大通道大湾区建设标志性工程,杭绍甬高速公路规划于2022年杭州亚运会之前通车。项目建成后将一路串联起杭州、绍兴、宁波三地,为杭州萧山空港和宁波舟山海港统筹发展,加快环杭州湾大湾区的融合发展再“加码”。
“地铁1号线三期工程就位于这个交叉工程的下方,为了降低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对地铁运营及结构安全产生不利影响,需要提前实施该交叉节点加固工程。”项目施工方浙江交通集团下属浙江交工地下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方面可以有效保障隧道稳定,对地铁进行有效保护,同时还能减小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工期紧张,春节期间,4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工人留在杭州坚守岗位,对机械进行维保,应对突发情况。“由于这些工人春节开始就没有离开过杭州,全部申请到了绿色健康码,这也为复工提供了必要的人员保障条件。” 项目负责人说。
对于工人来说,最关心的就是工地的防疫物资是否充足。走进杭绍甬高速公路与1号线交叉工程项目工地上,可以看到一间临时由医务室改建的现场防疫办公室。在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三本文件夹,分别是防疫物资清单、防疫物资领用表和人员名单。浙交工项目负责人介绍,已为工人们准备了充足的口罩、消毒液、喷壶、温度计和一次性手套等防疫物资。
“早晨先领口罩,进工地先测体温再登记,还有专人对工人一一进行全身喷洒消毒。”来自四川的小陈说,工地的措施让他特别踏实。
“年前新建的员工宿舍,疫情期间被改造成了返岗人员隔离区,面积稍大的食堂可以做返岗人员观察点。”浙交工项目负责人介绍,目前还有100余位工人未返回项目,将通知他们分批返工,在隔离区进行相应时间的隔离后,再投入工作。“虽然疫情带来了困难,但这些都不会难住我们,我们将加班加点、优化工序,尽力赶上落下的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