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地下车库通道,红外线测体温
暗访发现,“容易进出”情况仍存在
杭州日报讯 2月4日,杭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实施“防控疫情,人人有责”十项措施,要求“全市所有村庄、小区、单位实行封闭式管理,人员进出一律测温,并出具有效证件。外来人员和车辆一律严控,特殊情况由管理人员做好登记备案。”
措施实行两天来,记者暗访了杭州30多个小区,不少小区在人员进出上已经做到了严格管理,还创造出了一些人性化举措。但同时,仍有一些小区和居住点在管理上存在漏洞,风险隐患不容忽视。
“进出全登记,来由问清爽”
暗访中记者注意到,主通道多人值守、逢人必检测体温以及要求出示证件的做法,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小区的标配。
在上城区近江七园,记者拎着一袋超市购买的酒精和食物试图带进小区,被门口几位值守社区人员拦住,询问去向。
记者用杭州方言回答说:“我是来看我奶奶,给她送点吃的和消毒用的酒精。”
本以为如此就可放行,但穿红马甲的工作人员执意要求记者接受体温测量,并出示身份证件,即使如此,他们最终还是拒绝了记者进入小区的要求。工作人员解释说,现在小区外来人不能进去,如果可以,就麻烦你奶奶来取一下这些东西,请理解。
记者还试图通过地下车库进入小区内部,但车库各通道都已经封死,甚至还被车库管理人员“赶了”出来。
能做到像近江七园这样严格程度的小区还有很多。记者在西湖区的绿洲湾小区、拱墅区的善贤人家等不同类型小区,都遭到了严格的管控。尤其在第一天暗访中存在问题的文苑小区,更是实行了倡导不出入的规定,尽可能让小区居民不外出。
出入券、红外检测仪,让居民更方便
严控之下,还有需要人性化的措施,让非常时期的居民能够更加理解封闭式管理的必要性。
还有不少小区积极开动脑筋,动用了一些新方法新设备,辅助制定封闭式管理方案,做好防控工作。
在滨江区的缤纷小区,除了有社区人员和保安在主通道进行值守之外,还用上了一个新设备——红外检测仪。居民们只要站在指定位置,保安就能通过仪器快速确定居民体温及身体发热部位,方便社区居民进出。
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台机器是街道和辖区高新企业合作引进的设备,进入小区的居民人数少时,可以用机器直接检测;如果在早晚进出人数多的时候,就用机器和检测枪双管齐下,也能尽可能减少居民和管理人员的接触。
西湖区政苑B区则用上了出入券。小区居民可以用自己身份证在保安室进行登记,一户人家领六张券,并自行做好信息填写,进出都需要交给保安以核实身份,并做好体温测量。记者在现场看到,小区居民们普遍对这个举措表示认可和支持,不断有居民前来领取进出券。
隐患:大门管好,小门漏了
暗访发现,绝大多数小区都已经做到了严格管理,大量基层工作人员24小时不间断值守,非常辛苦。
但细究之下,记者发现一些社区在管理上还是有一些隐患缺口。
在古荡新村西小区,因为面积较大,社区开放了少量出入口,其中主通道管理严格,要求测量体温和出示证件,但记者从靠近天目山路的小门进入时,既没有被测体温,也没有遭到询问,连记者自己都感到有些惊讶。
拱北小区实行的是人车分离,只保留供车辆和行人非机动车通行的两个主通道。这样既能有效管理,又能减少工作人员压力,但是,因为小区进出人员比较密集,现场工作人员在逢人必查的管理中有些应接不暇。
在首日暗访中,记者发现德胜东村存在单元楼进出口面街的情况,无法进行封闭,在管理上存在难点。昨天再次来到德胜东村时记者发现,不仅各个沿街单元门大门无法上锁,甚至各单元的二楼处于打通开放式设计,这让单元门这道最后的关卡变得“形同虚设”。
类似的建筑结构在杭州并不罕见。在花园南村,朝晖五小区,记者都发现了“大门严防死守,沿街单元无人看守”的情况。在花园南村,社区工作人员用共享单车在门口拉了一道红线,但面对敞开的单元门,也只能起到“防君子”的作用。
防控漏洞怎么补
这样的建筑环境,确实存在很大的管理难度,毕竟单元门多,人员调配紧张。但面对这样的防控管理漏洞,还是希望有关部门能尽快想出办法,也能保护居民们的安全。
连日暗访下来,虽然存在一些管理上的问题,但更多的还是大量基层工作人员坚守在街头,不分日夜为广大市民撑起一道稳固的安全防线。无论是社区工作人员,还是小区保安、志愿者,在他们工作中希望广大市民能够理解,配合目前特殊的防控措施,让邻里都能平安,让自己和家人也能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