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惯了人才流入率?今天讲讲吸纳度 杭州为何还是领跑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0-01-06 20:27   

浙江在线-杭州频道1月6日讯 新年到,记者从杭州市委人才办获悉杭州年度引才数据:人才总量达到269.8万人,人才净流入率、海外人才流入率、互联网人才净流入率依然保持全国第一。

赶巧的是,几天前,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国内某大型招聘网站,发布了《中国人才品牌吸纳度50强报告》。结果依然是杭州排名新一线城市第一名。

杭州的表现,倒是一如既往的“稳”。不过,以前听惯了人才流入率,今天来讲讲吸纳度,杭州为何还是领跑?

人才品牌吸纳度科学吗?

所谓人才品牌吸纳度,是一个城市在一定时期内所具备的吸引、接纳人才并使其得以发展的能力,反映了城市品牌在人才竞争领域的影响力和价值。

与其它人才榜单最大的不同是,它不再是一项单项指标,而是一项项综合指标的总和。

记者观察到,吸纳度下设人才吸纳规模、质量、潜力、活力等4项二级指标,以及岗位供应数、用人单位数、平均薪酬增速、城市求人倍率、未来型人才占比等13项三级指标。

这番综合较量,在全国88个备选城市之间展开。这些城市包括所有直辖市、省会和计划单列市,以及2018年GDP在3000亿元以上的城市。

综合对比下来,上海、北京、深圳毫无疑问占据前三。令人意外的是,杭州超过广州排名全国第四,并且是新一线城市的第一名。

跳出“老面孔”来看总体情况,会发现一些有意思的细节。

最明显的是,出台人才引进政策的城市范围不断扩大。据统计,2019年以来,有超过150座城市出台政策,同比增长超过40%。另一方面,吸引的目标人才范围也不断扩大,从博士、硕士扩大到本科生、专科生、中专生乃至技能人才。

尽管各出其招,但最具吸引力的城市,终究还是那些“头部城市”。

领跑新一线城市 杭州靠什么?

其实,在4项二级指标中,杭州的人才规模和质量指数均落后于广州,杭州靠高达42.74的潜力指数得分实现反超。

别小看这“关键一招”。因为人才吸纳潜力,代表了一个城市未来的人才发展潜力,反映了城市的人才吸纳缺口。在这方面的较量上,杭州在本地人才就业均衡指数和城市求人倍率这两个三级指标上均处于上风。

本地人才就业均衡指数,为一个城市本地全部就业人才与本地高校毕业生人数之比。指数显示,广州的该数据表现为1.9,杭州为3.1,这意味着杭州对外来人才的缺口更大。

在城市求人倍率(岗位需求数与人才供应数的比例)的表现上,广州的比值为0.829,杭州为1.098。以1为临界点,说明杭州的人才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报告还认为,日渐强大的经济实力,服务业主导、先进制造业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全国一枝独秀的民营经济,以及先人一步的数字经济,都成为杭州的优势。

在这份报告发布时,记者从杭州市委人才办获取了一份2019年度的“引才总结”。从发布“人才生态37条”,到突出服务全省人才发展,再到人才赋能高质量发展,杭州引才政策应有尽有,且力度更胜从前,领跑新一线城市,也就并不奇怪了。

长三角和粤港澳,谁更胜一筹?

在区域表现上,城市群对人才的吸引力,被分成了三档。

第一档由长三角与粤港澳大湾区构成,上榜城市数量显著超出其余城市群,平均得分也处于城市群前列。比如浙江,上榜的城市就达到了7个,包括杭州、嘉兴、金华、宁波、绍兴、台州、温州。

这也不足为怪。长三角与粤港澳大湾区地处沿海,城市间融合度高,两者不足3%的国土面积,合计贡献了全国GDP的3成。城市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人才缺口,人才吸纳能力自然突出。

由沿海向内陆,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构成了第二梯队。这一档城市群集中在我国的地理中心地带,以少数核心城市向周围辐射的架构为主。城市群经济增速较高,构成我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发展潜力巨大。

其余城市群归为第三档,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位于东北的哈长城市群、北部的呼包鄂榆城市群以及位于我国西北的兰西城市群。三个城市群靠后的主要原因是,受产业结构、经济环境制约,经济动能相对不强,这些城市群对人才吸引能力较弱。

其实,不论处于哪个位置,地方政府都应以平常心看待人才吸纳度的区域差距,并不是所有的差距都意味着落后。各城市应根据自身发展阶段、产业特色来制定有关人才的规划和政策,不能违背经济和产业发展的规律。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记者 张留  编辑:张翟
返回
城市群经济增速较高,构成我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发展潜力巨大。其实,在4项二级指标中,杭州的人才规模和质量指数均落后于广州,杭州靠高达42.74的潜力指数得分实现反超。在这方面的较量上,杭州在本地人才就业均衡指数和城市求人倍率这两个三级指标上均处于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