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百姓都喝上“幸福水”
杭州日报讯 “家里终于用上了和城里人一样干净、安全的自来水。”余杭区黄湖镇王位山村高村的张阿姨开心地说。今年9月,余杭区山区农饮管网延伸工程将城市水厂的优质供水覆盖到了张阿姨所在的黄湖镇王位山村,村民们迎来了“幸福水”。
小小一滴水,窥见大民生。2019年,杭州实施民生实事开展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要求“覆盖336个行政村,新增受益人口40万”,市林水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干好一一六、当好排头兵”决策部署,强化攻坚克难,扛起责任担当,高质量推进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
截至11月,全市已完成达标提标人口54.1万、受益行政村366个,分别占年度任务的135%和109%,民生实事年度任务已提前完成。同时,全面落实了农村供水县级统管,制定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招聘821名专职管护人员,落实财政补助管护经费1.1亿元。
狠抓工程设计,高标准建设“水站”
建德市实施新安江水厂管网延伸工程,仅用6个月覆盖寿昌镇童家片4个行政村近万人,在2019年农历春节前顺利完成通水,跑出“杭州速度”。
村饮水是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事关农村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事关乡村振兴,是重要的民生福祉。市林水局以提升规模化覆盖率为目标抓项目规划,开展实地调研,结合我市“八山半水半分田”的地形条件,确定了“大力发展城市水厂管网延伸和乡镇(联村)水厂,最小限度保留单村水站”的规划方向,并深度参与临安区、桐庐县等地规划审查,把关规划质量。“到2020年,我市城乡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人口比例将由84.1%提高到92%以上,单村水站将由1773座减少到771座。”市林水局工作人员说。
同时,组织技术骨干研究制定杭州市地方标准——《农村饮用水工程提升规范》,整理单村水站设计技术要点及标准图集,供各地贯彻执行。在全市范围内抽取60余个典型设计方案进行审查及技术指导,规范从源头到龙头的工程设计,防止低标准重复建设,确保建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
建立长效机制,制定“建+管+测”三大标准
“水站出水浊度报警,请当地管理人员迅速检查处理。”这是建德市水务公司农村供水智慧化管理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发出的调度指令。
市林水局工作人员介绍,建德市由县级统管单位水务公司实施农村供水智慧化管理,对116处单村水站进行全面提升改造,完善制水设施设备,安装水质在线监控系统,将单村水站纳入智慧管理平台统一监督管理,实时掌握水站运行状态,第一时间处理突发情况。目前已完成70余处单村水站改造,水质达标率、监督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围绕高水平管理,由市林水局牵头制定“建+管+测”三大标准,全面提升工作水平。
“首先,在省内率先出台地方标准《农村饮用水工程提升规范》,以及单村水站技术要点、标准图集和制水设备推荐名录;其次,深入基层调研农村供水工程建后长效管护的突出问题,对症下药,研究制定县级统管长效管护指导意见;最后,围绕城乡饮用水同质,制定农村供水工程水质检测标准,进一步规范、引导和管控规模以下农村供水工程的水质检测工作,完善‘单村水站送检、乡镇水厂自检、卫生部门抽检’三级水质检测监测体系。”工作人员说。
数字化管理,实现全市“一本账”“一张网”
数字化管理,是精细化服务的“眼睛”。
市林水局积极探索数字化管理模式,通过配置在线监测设施、安装数据传输系统提升农村供水工程自动化运行水平,通过搭建运行管理平台、开发运管App,全面掌握水质、水量等主要指标,实现全市“一本账”“一张网”管理。目前已开展农村供水工程数字化改造试点,初步搭建杭州市级农村饮用水监管系统,采集录入494处供水工程信息。
同时,开展以暗访督查为手段抓项目推进。以水源地保护、工程建设推进、水样水质检测、建后管护落实等内容为重点,全年实地暗访农村供水工程163处;为提升工程设计水平,全市抽取50个项目设计方案开展专项检查,重点把握水厂、净化消毒、管网和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质量控制要点。
下一步,市林水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全力打赢农村饮水安全攻坚战,为我市加快打造美丽中国样本,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率先实现“两个高水平”建设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