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增7位院士 他们到底牛在哪里?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9-11-23 07:55   

都市快报讯 昨天上午,很多人被两条消息刷屏: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19年的新增选院士名单。中国科学院增选64位院士和20位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增选75位院士和29位外籍院士。其中,浙江7位科学家当选。5位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任其龙教授、浙江理工大学陈文兴教授、中国水稻研究所胡培松研究员、温州医科大学李校堃教授、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2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分别是浙江大学叶志镇教授和中国水稻研究所钱前研究员。

浙江新增的7位院士,到底牛在哪里?

陈文兴

浙江理工大学首位土生土长的院士

昨天下午,浙江理工大学校园里非常热闹。他们的校长陈文兴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陈文兴是浙江理工大学首位土生土长的院士。1964年12月出生的他,1980年15岁时考入浙江丝绸工学院(浙江理工大学前身),专业为丝绸和高分子,先后获得浙江大学理学博士和日本信州大学工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一直在浙江理工大学工作。他是学校自主培养的第一位院士。

学校提供的资料中说,陈文兴长期从事纤维制备技术的研发工作,在蚕丝纤维高质量制备、涤纶工业丝高效节能制备方向开展产学研合作,突破技术瓶颈,取得重大应用成效。

我们请纺织学院的戚栋明老师帮忙介绍这些跟我们生活的关系。戚老师说:“相关性可大啦!江浙这边丝绸很有名,在蚕茧制丝过程中,缫丝是一个主要工序。原始的缫丝方法,是将蚕茧浸在热盆汤中,用手抽丝,卷绕于丝筐上。后来采用缫丝机械进行制丝,但上百年以来,一直没有有效方法解决生丝的疵点问题。疵点的存在,会产生毛丝、断头,让成品起毛起球。陈教授通过蛋白质结构的调控,有效地解决了疵点问题,这项工艺在20世纪90年代在制丝企业中广泛推广。现在国内四分之三以上企业采用了这项技术,有效地提高了我国生丝的整体质量。”

在涤纶工业丝高效节能制备方向,陈教授的研究成果也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纺织学院老师介绍,纤维分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化学纤维80%以上是涤纶,涤纶工业丝则是涤纶的高端产品。陈教授悉心研究,彻底改变了涤纶工业丝的生产方式。以前生产采用三段式,设备很耗能,陈教授花二十年的时间进行研究改进,将其改变成现在的直通式后,工艺简化了不少,设备也非常节能,生产时间由40小时缩短到10小时,企业的年产能从以前的年产几万吨提升至现在的年产几十万吨。这一工艺,是一些国际知名企业花了四十多年也没能解决的问题。现在,中国掌握的这一技术,对涤纶工业丝产业产生了变革性的影响,使得我们国家在国际上的涤纶工业丝制造工艺由以前的跟跑,变为并跑,现在已经是领跑。

工艺的改进,也提高了工业丝的强度和韧性。现在,涤纶工业丝成品广泛用于公路护栏、汽车安全带、安全气囊以及海上钻井平台的缆绳等。陈教授说:“浙北地区已经有高速公路用上了这种护栏,里面是高强度高韧性的涤纶工业丝,外面包上橡胶,这样的护栏与以前的铁制护栏比,万一汽车冲撞上护栏,可以有效吸收能量,让汽车不会受太大损伤。”

这些年,陈教授已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3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等科技奖励。

王坚

从心理学博士逆袭出来的首席技术官

他总是一副标准程序员的打扮:一身的格子衬衫,一双球鞋,一头不怎么打理的头发。开口一脸羞涩的笑。

明明是心理学博士出身,却在一期《朗读者》中被董卿评价为“近10年来,中国最好的首席技术官”。

昨天,从心理学博士逆袭出来的中国最好的首席技术官王坚,成为杭州本土企业培养出来的第一个院士。

根据中国工程院公布2019院士增选结果,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当选院士。

王坚也被称为“阿里云之父”,也是我们现在谈论最热门的云计算、大数据、AI智能时,背后最重要的那个人之一。

王坚获选院士最为知名的成就之一,是带领阿里云工程师,自主研发了中国的云计算操作系统——“飞天”,“飞天”也是中国云计算时代的星星之火。

“飞天”研发历经5年,取得5k的成功后,阿里率先开启应用云计算技术,并将计算能力推及多个行业,从而开创了“云计算+各种行业”的数字经济新时代。

那么云计算到底是什么?

两年前,王坚这样解释:“你吃不吃得上大白菜,背后是云计算决定的。要么决定它好不好吃,要么决定如何进城。”

王坚这句话的意思是,如今云计算已经无处不在。比如一棵大白菜的种植背后可能是“农业大脑”。

“农业大脑”的神奇之处在于,一棵白菜的整个生产过程被数字化——检测每棵大白菜的含水量、营养含量,并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白菜的生长状况,菜农只要通过一部手机,就可以精准地知道怎么浇水、施肥等耕作信息。

大白菜富含的营养以及相关土壤、天气、水肥等指标,也都通过综合无人机低空遥感数据与地面数据在云端统筹,再由数据融合系统计算出更精准更科学的农田管理操作数据。

除了种植,这棵大白菜怎么从菜园搬上城市的餐桌,也由云决定的。因为目前,中国的大部分基础设施都在云上。

在杭州,王坚还做了这样一件跟每个人相关的事,给城市安装一个“大脑”。王坚说:“城市大脑是杭州献给整个世界的一个礼物,就像当年罗马给了世界一个下水道,伦敦给了世界一个地铁,纽约给了世界一个电网。”

三年以来,杭州的“城市大脑”不仅越来越聪明,而且像真正的大脑一样,管起了杭州的交通、城管、环保、消防、医疗、旅游等杭州城市管理的细枝末节。

比如大家感知度最明显的交通,以前杭州是著名的堵城,城市交通拥堵排在全国第二位,安装了城市大脑之后,道路拥堵程度直线下降到了全国第57位。

马云是这样评价王坚博士的:第一次见到王坚博士时,我震撼于他对互联网技术未来发展的理解,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第一次在集团战略会议上听博士谈未来数据时代,惊叹于他对数据技术的理解和执着,正因如此,阿里才有了如今的技术布局……

胡培松

一天看不到稻子都觉得难受

现任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新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胡培松是杭州桐庐人,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得浙江省农业科技突出贡献者和中国作物学会科学技术成就奖等荣誉。

他领衔的“水稻品质遗传改良”团队,入选了农业部杰出人才创新团队、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如果说,袁隆平研究的是怎么让水稻更高产,让老百姓吃得饱的问题。那么,胡培松团队研究的,则是怎么让水稻有更高的品质,让老百姓吃得好,吃得安全。

这个工作,需要他频繁地在水稻田里观察、测试,比较出优质的品种。在实验室分析比对后,再把优质基因杂交,或回交到需要提升品质的水稻里。这样循环反复的研究,需要胡培松在田间地头花上大量的时间。

同事开玩笑说,如果要找他,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水稻田里。胡培松说,他本来就是个农民,从小就种地,一天看不到稻子都觉得难受。

胡培松长期开展籼稻品质遗传改良研究,并取得系列原创成果。他挖掘创制Jefferson、D50等品质改良骨干材料,广泛应用于遗传育种实践;创建品质育种高效技术体系,育种效率提高4-5倍;育成优质专用品种53个,其中中香1号、中鉴100、中嘉早17等主导(推)品种12个,均居同类品种推广应用前列,累计推广面积达到1.63亿亩,为我国籼稻品质遗传改良做出了重要贡献。

钱前

超级稻种质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

中国水稻研究所副所长,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超级稻种质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钱前长期从事作物种质遗传资源学研究,曾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省部级科技奖励10项,获发明专利35项;主持育成广两优7203、广两优7217、嘉禾优7245等7个高产、优质兼顾型新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2010年5月23日,学术界权威的《自然·遗传学》杂志曾报道说: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院士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钱前研究员等组成的科研团队,“成功克隆了一个可帮助水稻增产的关键基因,这种基因产生变异后可使水稻穗粒数量和重量增加,同时茎秆变得粗壮,增加了抗倒伏能力”。

用钱前团队的技术改良稻米品种后,水稻产量能提高10%。《自然》杂志评价“这是中国科学家在揭示水稻高产的分子奥秘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一堆是粒短且垩白多的稻米,一堆是米粒细长且晶莹剔透的稻米,你会选择哪一堆用来烧饭?随着稻米市场的开放,消费者对优质米的要求不仅局限于口味,也要求外形美观。

钱前的团队,也在研究怎么提高稻米在外观、口感等多方面的品质。

去年,以钱前研究员等为主要完成人的“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研究获得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在此基础上,育成“广两优”系列水稻新品种并推广应用,为我国水稻分子设计育种与生产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开创性的基础。

叶志镇

浙大土生土长的院士

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叶志镇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叶志镇是浙大土生土长的院士。

他是浙江苍南人。1978年3月开始,在浙大电机系本科学习,之后是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985年1月至1987年12月,浙江大学光仪系光学仪器专业读博士研究生。1990年9月至1992年3月,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1988年1月开始在浙江大学材料系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任教,1994年晋升为教授。

叶志镇主要研究领域是宽禁带半导体氧化锌等无机光电材料及关键技术研究。

学校提供的资料显示,叶志镇在ZnO p型掺杂技术与LED发光器件,ZnO透明导电薄膜与透明电子器件,纳米材料可控制备及环境、传感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创建的p型二元共掺杂理论获国际同行广泛采用,二元共掺技术与电致发光工作居国际前沿;发展n型高导电掺杂技术,突破无铟透明导电材料难题,技术被LED芯片企业采用,企业产出重大效益;是国际光电氧化锌领域的主要引领者。发表学术论文6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2本,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11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

任其龙

打破制药原料的国外垄断

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任其龙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其龙也是浙大土生土长,自己培养的院士。

任其龙1959年1月出生,东阳人,先后在浙江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自1982年起一直在浙江大学工作,其间曾赴日本大阪大学开展研究。

任其龙是浙江大学制药工程学科带头人,生物质化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他长期从事化工分离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实践,创建分子辨识分离工程平台技术,实现生物基原料到高端化学品的高效制造,取得系列创新成果,建成有国际影响的化工分离创新团队,为我国化工、制药等行业的绿色生态转型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今年,任其龙团队获得过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我们日常生活中吃的药,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大自然。在“救命药”抗癌药中,更有高达70%来源于天然活性物质。获得这些制药原料,是医药行业基础中的基础。不过,国内天然活性物质分离制造技术水平与国外相差巨大,还受到国外专利与技术封锁。

任其龙研究团队针对天然活性同系物分离存在的科学和技术难题,经过10多年科研攻关,建立了天然活性同系物分子辨识分离新方法与技术平台,并成功投入生产。中国的天然活性同系物高纯单体制造,也因此在世界赛道上实现“变道超车”。

值得一说的是,任其龙刚进浙大时,还是浙大田径队的中长跑运动员。

李校堃

30多年来我就做了这一件事

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kūn)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近30年来,李校堃专注于以生长因子为代表的大分子蛋白药物基础理论研究与新药研发,聚焦于机体发育生长密切相关的生长因子,尤其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s)家族的系统理论研究。在国际上率先开发成功多种促组织损伤与再生修复的一类新药(贝复济、盖扶、艾夫吉夫)和三类载药医疗器械(创必复)等,广泛应用于烧伤、难愈性溃疡、糖尿病和老年病并发症、重大灾害性创伤、国防战伤等的救治。

昨晚,快报记者电话连线了李校堃教授。

李校堃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1964年生,陕西富平人。

他很爽朗地说:“30多年来,我就做了这一件事,蜥蜴的尾巴切掉以后,为什么能再生?我就是研究这个的。”

“我发现蜥蜴身体里有一种生长因子,促进了尾巴的再生,我利用这一生长因子,在世界范围内第一个做成了药物。这个药物,可以用在烧伤、创伤和战场救治上,对修复伤痕有很好的效果。”

李校堃说,在研究的过程中,科研团队发现这一神奇的生长因子,跟糖尿病等代谢病有密切的关系,相关的科研成果还发布在世界顶级科研期刊《自然》杂志上。“未来10年到20年,我们人类的糖尿病,也许会有新的治疗方法。”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胡信昌 黄莺 林建安 首席记者 沈积慧 通讯员 吴雅兰 柯溢能 石丛珊 温彬彬  编辑:吴阳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