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记者 殷军领)小时候,因为剧院的柱子太多,挡着他看戏;他立志长大要造没有柱子的大房子。
他就读国内“造大房子”最好的学校——同济大学;后远赴莫斯科建工学院深造,回国主持国内第一个大跨度网架结构计算的建筑,首都体育馆。
他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1985年坚持从北京回到家乡杭州,任职浙江大学。杭州大剧院、杭州火车东站、杭州奥体中心等大跨度建筑空间结构分析计算、技术咨询,背后都有他在默默付出。
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董石麟。
董石麟院士
1932年12月出生杭州,1955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空间结构工程学家,浙江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大跨度空间结构工程结构研究分析,建立了网架结构拟夹层板法的计算理论、方法和图表,创建了蜂窝形三角锥网架结构分析的新的计算方法——下弦内力法;在国内外首次建立了组合网架结构的工程应用理论、计算方法;提出了蜂窝序列多撑型索穹顶结构的创新构形和预应力态分析法及全套计算公式等。
主持和参与首都体育馆、国家大剧院、巴基斯坦伊斯兰堡体育馆、马里国家会议大厦、北京奥运会国家游泳馆(水立方)、全运会济南体育馆、北京325米高大气污染检测塔、上海世博会世博轴、深圳机场T1航站楼、天津火车西站、杭州大剧院等国内外大量重要空间结构工程的结构设计计算分析;科技成果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一、三等奖。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5岁立志
要造“没有柱子的大房子”
上午10点,我如约来到浙江大学玉泉校区空间结构研究中心,正对露台上错综复杂的钢结构模型发呆,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从背后传来:“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科技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获得这项称号的人,目前全国仅有849人,说是他们“国宝”,一点也不过分。
眼前的这位“国宝”,衣着朴素如街头巷尾的老者。联想起他对中国大跨度空间结构建筑的卓越贡献,让人不觉肃然起敬。
1932年12月,董石麟出生在塘栖镇(现余杭区塘栖镇),11岁时失去父亲,靠母亲做女红与借债维持生活,断断续续地读完了初中。幼时的董石麟异常聪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当时浙江最好的高中,杭州高级中学。
董石麟学习非常刻苦,1951年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第二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当时包括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等近10所著名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并入同济大学,使之成为国内土建领域的“巨无霸”,董石麟转入同济大学攻读结构工程专业。
说起报考土木工程系,有段有意思的故事。
幼年时,去剧院看绍兴戏是董石麟为数不多的娱乐生活。买不起票,可小孩子天生的好奇心让他听到锣鼓声,心里就痒痒。
当时演出临近散场时,剧场就不收票了,董石麟和小伙伴们就赶紧钻进去,看个尾巴过过瘾,“当时的剧院中间有很多柱子,我在后面,就特别讨厌这些柱子,挡在前面碍事。当时就想,如果剧院没有柱子该多好啊!”
董石麟说,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我15岁立下的志向,就是造没有柱子的大房子。没想到就是这个志向,让他开始进入大跨度空间结构领域。
学成归来报效祖国
参与建设国内第一个大跨度网架
结构建筑——首都体育馆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可谓百废待兴,需要各领域专家。1955年董石麟从同济大学毕业,时隔一年后,他和一批全国优秀大学生被公派到世界各地的大学深造。他选择了莫斯科建工学院,师从当时苏联著名空间薄壳结构专家符拉索夫教授。
回国后,董石麟主持过几个薄壳结构设计,譬如跨度54米的无锡某研究所试验大厅无脚系装配式薄壳屋盖。但薄壳结构的材料以钢筋+混凝土为主,比较笨重。慢慢地他把研究方向转向了重量较轻的网架结构,第一个付诸实践的建筑是建成于1968年、现在仍在使用的首都体育馆——装修改造后将成为2022年冬奥会场馆。
董石麟至今清楚地记得,首都体育馆跨度为99米×112.2米,是当时国内第一个大跨度网架结构建筑,当时董石麟的工作,就是要分析计算出首都体育馆网架1022个节点、3479个根杆件相互之间的受力情况。之后的所有加工制作安装步骤,都要根据受力情况一步一步进行,任何一个数据出现偏差,都可能导致整个建筑的不安全。
“总共是排列了128个联立方程式,借用当时中科院每秒万次的计算机,才算出各根杆件的受力数据。”
这是当时我们国家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个大跨度网架结构建筑,也实现了他从小想造“没有柱子的大房子”的理想。在北京工作20多年,董石麟每次看到首都体育馆,都感到无比亲切和自豪。
成名回杭奉献家乡
他带动浙江钢网架结构产业
国内领先
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毛泽东这两句诗,董石麟在心中不知吟诵了多少遍。直到1985年,他回到故乡。
董石麟说,在北方工作越久,思乡之情越重。磨了好多年,北京的单位终于答应放人。他和爱人首选到大学去,既能继续研究,又能培养学生。当时上海同济大学听说后,也有意请他去。董石麟考虑再三,选择回到了浙江杭州,来到浙江大学。
在浙大,他在大跨度网架结构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研究成果。同时也带动了浙江网架设计、施工产业快速发展。
上世纪80年代,位于萧山衙前镇新林周村的萧山蜗轮箱厂,是一家以生产合页为主的乡镇企业,员工不到100人,年产值不足80万。在董石麟和浙大另一位老师的建议和支持下,厂子转型生产大跨度建筑必须用到的钢网架结构,这就是现在的东南网架集团。水立方、北京首都机场T3航站楼、中国“天眼”FAST反射面网架结构、杭州火车东站、杭州奥体中心、委内瑞拉国际会议中心等众多大跨度建筑的网格结构,都由这家公司承建。
“我邀请国内外专家到这里指点交流,我们学校和厂里设立博士后工作站联合培养博士后。我常开玩笑说,不是厂子里的人,干的全是厂子里的事。‘东南网架’这个名字,也是我们和厂方共同讨论后确定的。”董石麟说。
这之后,杭州萧山成了国内钢网架结构生产中心。除了东南网架,还包括从东南网架分出的浙江大地钢结构公司,之后成立的杭萧钢构公司、滨江中南钢构,再加上绍兴精功钢结构公司,五家浙江民营企业,几乎占据国内钢网架结构生产制作安装的半壁江山。
而这些,董石麟院士在其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希望杭州新建建筑
多出传承后世的艺术精品
到今年底,董石麟院士就88岁了。
每天上午,他都会骑自行车到浙大土木科技馆4楼的办公室工作;排球是董院士的一大爱好,常抽时间观看国家队排球比赛。大学期间曾是院、校排球队队员。
在学生和家人眼里,董石麟是一个“空间结构迷”,他所有的时间,基本都用在科研上。每到一地,他总会到处转转,看看当地的大跨度空间结构建筑。
杭州的目标是要建设世界名城,国际性大都市。他建议杭州新建建筑不要像很多城市里的建筑一样,千篇一律,一定要创新,要建成艺术精品,传承后世。
董院士非常关心空间结构领域中青年人才的发展,至今已培养指导了120多位硕、博士生和博士后。他还和爱人共同捐赠基金200万元,设立“空间结构科技创新奖”,专门奖励我国在空间结构领域取得突破的中青年人才。
他创建和主编的《空间结构》杂志,是中国唯一一本空间结构专业杂志,也是世界上继西班牙之后第二本空间结构方面的专业性杂志,为国内空间结构领域科技人员交流和发表科技成果提供平台。
任重道远,不敢停歇
坚信再有十年
中国将成为空间结构领域强国
4楼露台上我面对发呆的钢结构模型,是董院士团队设计的一个10米直径新型“索穹顶结构体系”模型,在他办公室内间,我有幸见到了团队最新设计的“蜂窝四撑杆型索穹顶结构展示模型”。这个模型开创了空间结构领域新体系,董院士希望有一天可以看到这种新结构模型在杭州落地。
前几天,董院士前往北京,为一论坛作学术报告;之后还到北京冬奥会速滑馆(冰丝带)建设施工现场,讨论速滑馆相关空间结构问题。
明年,董石麟院士将开始他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研究课题,整个项目需要4年。待到项目完成时,董院士已92岁高龄。
我在想,一位88岁的老人,学术界有崇高的地位,每天还到办公室工作,为了什么?
董院士告诉我,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是想能活着一天,就应该工作一天。
“我从事大跨度空间结构事业63年,见证了中国这方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我更希望见证中国可以从这个领域的大国,变成强国。”
“单从用钢量来看,国外最先进240米×190米大跨度建筑,用钢量可以实现30kg/m2,而我们要近百公斤,乃至数百公斤,任重道远啊,不敢停歇!”
董院士说,现在中国发展势头很好,时间和机遇站在我们这边,只要再有个十年,这个梦想肯定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