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 记者 王青 通讯员 朱之昂
杭州有一条藏在地下的河,叫浣纱渠。它南接西湖,北连运河,全长4公里左右。每当西湖水位升高时,涌金闸一开,西湖水就顺着浣纱渠一路小跑,穿过上城、下城、拱墅,来到杭州大厦北侧,在运河西畔的一个梯形排水池里歇歇脚,洗净铅华,汇入运河。
西湖水在这里歇脚,会留下一些淤泥。对浣纱渠来说,洗水池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道保养工序。前天开始,这个梯形排水池又迎来一年一度的“洗胃期”。但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动静有点大。拱墅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说:“除了清淤,我们还启动了‘浣纱渠出入口改造工程’,来彻底改善水池沉淀淤泥的情况。”
它就是以前的浣纱河
大家都知道浣纱路,但浣纱河很多人可能没听说过。其实,现在的浣纱路,就建在当年的浣纱河上,井亭桥、龙翔桥、小车桥、狮虎桥路、武林桥河下……也都说明了那里曾经有一条河。
以前,浣纱河两边垂柳依依、屋舍俨然。来自西湖的河水很是清澈,夏天,伢儿们都喜欢到河里摸螺蛳、抓鱼虾。小吕宋、太平洋电影院、解百都在浣纱河一圈,特别热闹。据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经过浣纱河上的平海桥时,还能经常看到有人在河边洗衣服、洗菜。
浣纱河两岸住的也都是达官贵人,有沂王府、庄文府、皇后宅、十官宅等。民国时期,这里依旧是高档住宅区,是主城区里花园洋房最集中的区域。古桥、清溪、码头、浣纱女,充满了诗情画意。
1970年,杭州启动浣纱河地道工程,把浣纱河变成了暗渠,深藏到地下。渠道上建了防空通道,再上面“变成”了浣纱路和建筑。浣纱渠的设计很科学,防空通道底板每40米左右就有一个窨井口。遭遇特大暴雨时,如果下层的浣纱渠流量超过设计标准,水就可以自动流进上层的防空洞,增加浣纱渠的行洪能力。
自从藏到地下后,浣纱河也“改名”为浣纱渠。虽然隐身了,但浣纱渠在杭州水系中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浣纱渠只要一被污染,下游的运河水系就将受牵连。
清出的淤泥逐年减少
近几年,浣纱渠的这个梯形排水池年年都会清淤,每年清出来的淤泥都会比上一年少一些。去年33吨,今年预计30吨。“今年比去年少了很多,说明杭州的水质越来越好了。”拱墅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昨天,记者到现场的时候,水池里的淤泥已经基本清完了。但工人们还在忙活,他们撬开游步道的路板,用绳子将桶放下去,下面的工人将桶装满淤泥,上面的人把桶拉上来。
“其实,西湖配水留下的淤泥并不多,大多数的淤泥都是运河水浪带进来的,所以都集中在游步道下面。”西湖市政的工作人员说,游步道下面的淤泥,最厚的超过了1.2米,而水池里的淤泥厚度在20厘米到50厘米之间。水池里虽然都会种植一些绿植,但淤泥厚了,多少都会产生一些味道,所以清淤就成了每年的必备项目。
但至今,清淤都只能靠人工作业完成。先是要在排水池跟运河连接处,用沙包堵起来,做成围堰池。之后,再把水抽干,进行人工作业。
清淤时,工人们沿着梯子下去,然后用铁锹将淤泥铲到桶里,运到路面后,工人们再用推车推到停在马路边的运输车上。之后,运输车将这些淤泥运到处置点。
清理起来麻烦,运输麻烦,后续处理也很麻烦。西湖市政的工作人员说,淤泥没什么用途,只能放在公司的空地里,再运出去。
这次改造设两道闸门
拦截西湖和运河的淤泥
有没有什么办法来减少淤泥呢?这次一起实施的“浣纱渠出入口改造工程”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以前,拦截西湖配水淤泥的办法,是在游步道下面设置一道铁栅栏。这样,西湖配水里的淤泥就被拦住了,但运河水的淤泥却拦不住。
现在,铁栅栏已经拆除,接下来要建两道闸门:一道拦截西湖配水里的淤泥,另一道拦截运河水带来的淤泥。施工师傅说,闸门下方会抬高50厘米,当水位达到1.5米的时候,闸门会自动打开放水。
同时,这次施工也会给水池增加4块1.5米宽的盖板,盖板上放一些绿植,不再让水池露天。拱墅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说,如此一来,安全性更高了,也更漂亮了,同时,也可以防止路人将垃圾扔进水池。“浣纱渠出入口改造工程”完工后,运河里的淤泥就进不来了。明年再清淤,淤泥量可能会大幅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