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记者 杨茜 通讯员 朱乐陶 宋桔丽)
阳光旖旎的午后,时间仿佛慢了下来。
95岁的朱炳源打了一会盹儿,起身去了后院,在搓衣石板上搓起了衣服。
小院里有一块菜地,种着青菜,平时都是他在打理。
阳光透过木质的栏缝,映在门上的“厚德载物”四个字上,那是他的手笔。
衣服晾在院子里的绳子上,朱炳源拉直了衬衫的袖口、衣摆,细致到每一个衣角。
他在堂屋里坐下,等待着老街上走进的熟人,跟他随意聊聊。
朱炳源的家在西兴古镇。
这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古镇,目前还有700多户居民,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写满了沧桑和故事。
慢下来,是西兴古镇的个性。
迎着高新区(滨江)发展的热浪,古镇有它自己的节奏,也有属于它的故事和传奇。
这里的大门敞开着
好像随时都在欢迎你做客
印象中的古镇,临街是一家紧挨着一家的小商铺,空气中弥漫着各种美食混杂的香气,充斥着高低不一的叫卖声,多少有些雷同。
可西兴古镇临街却都是人家,古朴气息中浸透着烟火气。
古镇的“精髓”在一条长为1500米的老街上。
一车宽的石板路上冒着点点青苔,层层叠叠的古老民居沿河而立。白墙青瓦的屋檐下,三两只野猫家狗慵懒地趴着或是溜达,家门口有人在用方言拉着家常,也有人围坐在麻将桌旁,边打牌边聊天……
老街的生命力还在每户人家的墙头和树上。
有人家的葫芦长出了墙头,也有人家的树上结满了文旦,还有人家种着不知名的五彩小花。只要家中有人的,大门都是敞着的,好像随时欢迎你去做客。
朱炳源有个孙子在北京买了两套房,要接他过去住。
老人没同意,他说“外面再好,也没有住在老街上踏实。”
矮小的平房,家门口的猫猫狗狗,还有处了大半辈子的邻居,对于朱炳源和现在还住在老街上的老人家来说,都是无比珍贵的东西。
西兴古镇的“古”
和七十二爿半过塘行
西兴古镇的“古”,能古到春秋末期。
当时越国大夫范蠡在此筑城拒吴而得名。历史上曾是两浙门户,交通发达,地势险要,自古为“浙东首地,宁、绍、台之襟喉”。
因为一条官河(以前叫前河),让小镇成为了运河货物流转的繁华商业地段。
前些日子,朱炳源和几个老人在做一件“大事”。他们手绘了一张老街从1911-1956年的行肆图,里面包括了每一个过塘行和铺子、作坊、茶酒楼。其中协兴泉米店、中医、周夏全易术都是朱炳源父亲的产业。“我们家只是开店做生意,以前最红火最兴盛的,是这里有着七十二爿半过塘行。”
有过客人的,有过茶叶、烟叶、药材、百杂、灯笼、木器、锡箔、棉花、蚕丝、绸缎的,也有过牛、羊、猪、鱼秧的,还有过银元的。
为什么会多出“半爿过塘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