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报讯(通讯员 俞叶燕 记者 潘婷婷)一千多年前,城北半山有座香火很旺的寺庙——显宁寺,这里僧众云集,佛鼓阵阵,钟磬声声。民间还流传了“南有灵隐寺,北有显宁寺”的说法。
为了恢复这样的盛景,从2017年起,显宁寺遗址修缮工程就启动了,昨天,记者从拱宸桥指挥部听到好消息,目前,显宁寺遗址修缮已经完工,明年或将对外开放。
从萧山、绍兴等地淘来十多吨旧石
在寺庙外发现新的“珍珠泉眼”
显宁寺遗址,位于半山街道刘文村境内海拔数十米的山坡上,坐南朝北,环抱于竹林中。
修缮前的显宁寺遗址,破旧不堪,部分建筑墙体因被雨水浸透有剥落,还是能看到一些当时的建筑风格,比如歇山顶、马头墙、石板路、石库门等元素,仍能看到山门、甬道、大殿等遗址,当年寺庙的建筑规模和布局大致也能看得到。
其实,遗址修缮工作从2017年就开始了,拱宸桥指挥部副总指挥赵峰说,他们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分两期进行了修缮,一期主要是针对藏经楼、僧舍、绿化、围墙,二期主要是针对斋堂、门楼。
显宁寺遗址内石头的选择很讲究,“就拿甬道上的台阶来说,我们是去萧山、绍兴找的旧石,不是越老越好,而是看纹理、大小,新石头看起来有点突兀、扎眼。”据赵峰透露,当时拉了两大车的旧石,大概有十多吨。
在藏经阁庭院中,有一口方形古井,名叫“珍珠泉”,井口高出地面四五十厘米,在井周围还有石栏板、石柱围起来,保存还是比较完整的。
“宋代时候的井口大多数是方形,在《杭州府志》中记载,这口泉水很清澈,连水中的毛发都能看得清,用脚踏地,就会有颗颗饱满像珍珠一样的水珠冒出。”赵峰说,他们在施工过程中,还发现了新的泉眼,“当时一挖地下就有水冒出来,水量还不小,在遗址外,就能看到这个泉眼。”
除了建筑,树木也有所保留,“在藏经楼门前不远处有两棵桂花树,一棵是金桂,一棵银桂,都有100多岁了,我们给树加营养液,现在长势很好。大门口有三棵百年的香樟树,也一并做了保护,尽量恢复原有‘婆娑竹影’、‘清晨入古寺’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