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报讯(通讯员 高媛萱 尚法 记者 骆静怡)昨天上午,AI法官助理“小智”,从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智能审判实验室孵化出来了,并且协助法官审理了一起金融借款纠纷案。
在庭审现场,“小智”协助上城法院基金小镇人民法庭法官袁翠玉,在屏幕上同步更新笔录,标出重点内容。之后,屏幕上还陆续出现了证据分析展示、庭审争议焦点归纳、案件风险点提示、涉案借款本息金额计算等信息,就连判决书稿也都自动生成。袁法官核查确认后当庭宣判,并当庭送达,案件随即进入归档程序,全程只用了30分钟。
据了解,2018年4月,浙江高院与浙江大学、阿里巴巴共同启动智能审判研发攻关,成功地实现了民间借贷、网络购物、公安交通行政处罚三类案件在实验室环境中,从立案到裁判文书生成的全流程智能审判。
浙江省高院确定了两批25个智能化试点项目,以金融借款纠纷为主攻方向的上城法院“凤凰金融智审”即是其中之一。
作为法官助理,“小智”能做些什么?
首先它能“看懂”起诉状、证据材料,抓取信息、分析案件、认定证据;能够“听懂”庭审中各方发言,智能顺滑庭审笔录,协助法官主持并自主推进庭审流程。
在庭审过程中,“小智”会自主分析、实时概括案件争议焦点,智能预测裁判结果、计算裁判数额等,主动向法官报告。在小智的辅助下,案件当庭宣判将成为常态。
另外,“小智”的行动力也很强大,按照案件所在节点,自动推进审查立案、分案排期、生成与送达文书、协助法官主持并记录庭审、电子归档等,无需人工操作。
当然,“小智”也会将思维推理的过程和结果全面展现给法官。如果法官发现某环节有错误可以直接修改,“小智”会实时改变后续推理和预判结果,并自我学习迭代。如果是法官的判断偏离类案裁判,小智同样会向法官提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