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进生活创新育发展 垃圾分类“上城方案”引领新时尚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9-09-20 08:32   

浙江日报 张梦月 吕啸 郑丹

垃圾变宝源自分类,呵护环境始于点滴。9月19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垃圾分类擂台比武在杭州市上城区揭幕——清波街道孝子坊“21天垃圾分类习惯养成法”、望江街道“房长制”、紫阳街道“家宝兔”回收模式、湖滨街道垃圾分类“实名制”升级版、小营街道“垃圾房承包责任制”、南星街道定时定点投放……全区6个街道除了拿出“拳头产品”比武应战外,还须在限定时间内回答曝光问题提问,现场“红脸出汗”。

垃圾分类,小事不小,攸关民生。作为衡量城市治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垃圾分类已经成为影响城市综合能级的重要因素。它是城市管理的细化创新,也是生活习惯的优化重塑,更是建设文明城市、落实节能减排的利国利民举措。

杭州是全国首批8个生活垃圾收集分类试点城市,上城区从2010年3月试点起步,取得了明显成效。继被评为2018年度全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优秀区后,今年上半年,上城区垃圾分类排名暂列杭州市第三,已建成省级垃圾分类示范小区4个、市级示范小区25个、智慧分类小区30个、“垃圾不落地”小区42个。

骨干走在前

激发居民自管热情

清波街道有条150米长的小巷子,名叫孝子坊。孝子坊19号住着36户居民,每天下午3点过后,这个小院子开始热闹起来:这是居民扔垃圾的高峰时段,也是居民骨干和社区工作人员最忙碌的时候。他们拿着登记表,戴着环保手套守候在垃圾桶边,打开每一户的垃圾袋,检查分类情况。由于垃圾袋实名制,每袋垃圾都可以追根溯源。

这是孝子坊垃圾分类居民自治示范街的日常。小区里老人较多,垃圾分类刚推行起来时并不容易。这样的良好局面,是以居民骨干牵头的楼道自管会一遍遍“磨”出来的。

“实践证明,垃圾分类开展得好的地方,往往是党建引领有力、组织战斗力强的单位。”上城区相关负责人说。上城区城管局和孝子坊所在社区紧紧抓住“网格支部、党员家庭、党员骨干”三股核心力量,在良好群众基础条件上,以最强党支部共建形式为引领,为孝子坊量身定做了一套分类工作机制。

一方面,建立干部入户宣传,集中宣讲,投放现场指导,公布红黑榜等机制。譬如,居民骨干李爱军曾上门入户一遍遍讲解垃圾分类,平时聊天中也三句不离“分类”,还在垃圾桶边手把手地做示范。同时,街道和社区充分调动居民骨干、楼道长的积极性,成立“红黄蓝绿”四色志愿者队伍,弥补了早晚高峰劝导之外的空白时段。

另一方面,凝聚居民群众、街区商户等其他力量,由居民骨干带头引导居民和商户开展垃圾分类协商自管,成立自管会,协议制定自管会的职责和义务。在孝子坊19号,通过楼道自管会的监督和鼓励,居民的参与热情和自觉性被充分激发。现在,街道城管科和社区不定期抽查垃圾桶,小区垃圾分类正确率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无独有偶,望江街道创新推出的垃圾房“房长”责任制和“1+3”定点督导模式,也充分体现了干部走在前、带动周围群众的合力。

目前,街道聘任了15位垃圾房“房长”,并在此基础上设立“先锋岗”,以1个垃圾房(桶)为点,3名志愿者(1名垃圾房房长、1名街道机关干部或经联社干部、1名社区或者居民志愿者)共同协助垃圾分类,对居民投放的垃圾进行现场查看及指导。

在每周三早晚的两个垃圾投放高峰,望江街道所有的干部全部分批到“先锋岗”现场督导垃圾分类工作,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劝导、辅助细分。这样的组团式督导,累计已有170余名街道机关及经联社干部、400余名志愿者参与。

智慧进生活

从源头规范家庭垃圾

刷二维码领取垃圾袋、投放可回收物获得积分、积分换取小奖品……在望江街道锦都世家小区,来往的居民已经对这套操作熟知于心。“锦都世家小区从2013年开始垃圾分类,但由于租户较多、人员流动性大,以往很多家庭垃圾分类做得并不到位。”街道城管科透露。

针对这样的状况,街道在去年2月引进第三方服务企业的智能垃圾分类设备,采用云端数字化积分管理制度,小区居民每月凭卡免费领用绿色易腐垃圾袋和黄色其他垃圾袋各一卷,通过垃圾源头细分回收形式,让居民能养成在家中垃圾分类的习惯。

和智能设备同步推进的,是奖优罚劣的鲜明导向。居民投递垃圾时会产生积分,而积分又能换购日常用品,第三方服务企业每月定期还会举办积分兑换活动,极大地激励了居民参与的可持续性。

与此同时,每个垃圾袋都配有二维码和住户对应,对居民起到约束监督作用。在日常“破袋”巡检抽查中,对于垃圾分类不准确且多次提醒、屡劝不改的住户,将由上城区城管局执法队员严格按照《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开出罚单,形成发现问题严肃追查的闭环机制。

街道城管科透露,投放设备一年多以来,居民逐渐养成了在家分类的意识,小区的垃圾从1.4吨/天减量为0.5吨/天,其中易腐垃圾减量20%,成效明显。今后计划将在整个街道逐步推开,从而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

除了垃圾分类“实名制”,规范化收运是实现“智慧+垃圾分类”的另一途径。比如紫阳街道深度合作“家宝兔”等第三方回收平台,通过App预约和积分激励等方式做到可收尽收。进一步完善易腐清运线、定时定点音乐线等收运渠道,建成并规范12个资源化回收点、1个中型资源化分拣点,推动垃圾循环再利用。目前已实现街道日产垃圾减量4%以上。

为了让“盆景”变成“风景”,今年上城区用创新技术手段建设垃圾分类数据平台,依托现有智慧城管平台等技术,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将全区垃圾房等硬件设施、垃圾管理员等管理信息,以及垃圾流动等动态信息全部纳入垃圾分类数据管理系统。这让原本散落于垃圾分类管理各环节中的碎片化数据整合应用,合理支配人力物力,提高整体效应。

同时,管理人员在后台可以浏览区域内垃圾投放的实时情况,垃圾收集时间、收集重量、对应收集车辆,一线分类人员可以实时采集特殊垃圾、执法等数据,为后续溯源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创新谋服务

全链条推进分类升级

目前,上城区381个生活小区约15.4万户家庭、148家机关事业单位、40家医院、69家学校全部实施垃圾分类,湖滨、清波等主要商圈也已纳入垃圾分类管理。

区内开辟了12条垃圾清运专线,对居民产生的大件生活垃圾免费统收统运,有效改善了小区环境。同时,推行建筑、园林垃圾就地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实施泡沫垃圾、快递垃圾专项回收等措施,每年减量生活垃圾3万余吨。

在垃圾回收方面,建设简易及智能回收设备投放点57个,其中可回收物集置点36处。全区共有从事再生资源回收企业18家,去年回收再生资源7.1万吨。同时,试点易腐垃圾就地处置,每日每台处理食堂餐厨废弃物约300公斤。

成绩斐然,但破解“垃圾围城”这一世界性难题道阻且长。“垃圾分类看似微不足道、举手之劳,实际上是一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深刻变革,反映了当地居民群众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折射出一座城市的文明素养。可以说,哪个城市能破解‘垃圾围城’这一世界性难题,哪个城市就能赢得人们的尊重,也自然就会有更强的吸引力和美誉度。我们要主动对标上海等生活垃圾分类先进城市,像‘绣花’一样全面提升各项工作的精细度精准度,走出一条具有上城特色的生活垃圾分类新路子。”上城区委主要负责人说。

今年,上城区将全力打造垃圾分类“三定三服务”方案。“三定”指的是居民小区定时定点投放、商业街区定线收运、属地街道定量考核;“三服务”指宣传指导分类服务、小区环境美化服务、企事业单位定制服务。值得一提的是,上城区将针对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垃圾按量收费、超量加价,从末端倒逼企事业单位做好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要用综合、全局思维考虑,系统谋划、全链条推进。为了做优服务、扩展体系,今年上城区将分别从前端、中端、后端入手,全链条创新分类体制。

前端即源头分类,上城区将试点第三方服务企业督导垃圾分类机制,引入互联网再生资源企业,入驻试点街道、社区,负责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宣传、督导、巡检、分拣、回收等综合服务,取代垃圾分类专管员。

垃圾即时清运和精细分类是垃圾“变废为宝”的重要一环。上城区将在垃圾清运集置点安装智能导视系统,制定优化清运线路,形成“小车”接“大车”、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垃圾桶即满即清的模式,消除垃圾桶堆集、占道等影响。

同步“更新”的还有垃圾回收体制。上城区将建立垃圾分类大平台,提升后端处置能力。进一步打通垃圾后端处置通道,通过引进一到两家大型企业,开展全品类回收服务,通过电话上门回收、APP预约回收等回收模式,实现垃圾回收20分钟上门。

在处置末端,上城区将加快建立垃圾分类的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全面汇入全区垃圾产生、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处置,以及全区各单位、小区等垃圾分类数据,并适时接入杭州市“城市大脑”,形成上城垃圾分类的“数据大脑”。

播下一个种子,收获一分美丽。垃圾分类是一场攻坚战和持久战,作为杭州中心城区,上城区正勇担使命,勠力同心,以不懈奋斗提高居民满意度和幸福感,让每位居民都成为垃圾分类的宣传者、实践者、受益者,努力成为全市、全省、全国生活垃圾分类的标杆和样板,为高质量推进一流的国际化现代化城区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张梦月 吕啸 郑丹  编辑:张翟
返回
成绩斐然,但破解“垃圾围城”这一世界性难题道阻且长。作为衡量城市治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垃圾分类已经成为影响城市综合能级的重要因素。垃圾分类,小事不小,攸关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