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乡后 韩大匡院士点赞了杭州的两件事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9-08-28 07:30   

中国油气田开发事业发展的全过程 韩大匡院士是亲历者也是见证者

都市快报 记者 林建安 摄影 江玥

韩大匡,被称为“榨取”油田潜力的人,从事油气田开发工程方面研究工作60多年,他亲历并见证了中国油气田开发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参与了川中、大庆、胜利、辽河等多个重要油田的开发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

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开发好一个油田。他认为,开发油田,需要深入地认识油田,不断运用新的工艺技术,对油田开发状况进行优化,少投入,采出尽可能多的原油。

韩大匡院士1932年11月出生于上海, 原籍杭州萧山。油田开发工程专家。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采矿系石油专业。现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60多年来,一直从事油气田开发工程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油藏工程的综合性和战略性研究,以及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和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等研究。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一般人可能觉得

地底下有个湖或有条河

挖挖打打,石油就出来了

实际上没有这么简单

韩大匡主持的“油藏数值模拟技术”项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油藏模拟新技术”获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部级)一等奖,出版的《油藏数值模拟基础》一书,被业界公认为“我国出版最早,写得很好”的数值模拟专著,曾被多个石油高校作为研究教材。

他培养了70名硕士、博士、博士后,被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授予石油工业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称号,是我国油藏模拟和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的开拓者之一。

“油藏数值模拟技术”中的油藏数值模拟,指的是利用计算机求解油藏数学模型,模拟地下油水流动,给出某个时刻的油水分布,再来预测油藏的动态。

这个听起来很不好懂的技术,韩大匡是这么解释的——

一般人可能觉得,地底下有个湖,或者有条河,挖挖打打,石油就出来了,实际上没有这么简单。

地下储油层有砂岩,还有石灰岩,里面藏着很多很小的、肉眼根本看不到的孔隙。在岩石里面,原油是很复杂的一种流态,就在岩石的小孔隙里面渗透着、流动着。而且,岩石是不均质的,有些地方致密一点,有些地方疏松一点。岩石里面的小孔隙呢,本身也很复杂,有大有小,也非常不均匀。要描述岩石中原油复杂多样的流态,就要正确地建立渗流的数学方程。

为了表现岩石的严重非均质性,就要靠数值算法来求解,它能把油藏分成很多的网格块,每一块,都可以赋予岩石不同的参数,然后来计算里面原油的渗流情况。

这种非常复杂的计算过程,就称为“油藏数值模拟”,能帮助人们采出尽可能多的原油。

说起这个从事了50多年的石油专业,韩大匡曾开玩笑说,是“先结婚后恋爱”的。

在进大学前,他对石油的认识近乎为零。他当初选择石油专业,竟然是“没得选了”。

1949年底,韩大匡高中毕业。因为他读的是春季班,当时,几乎没有学校是在寒假招生的,“只有清华大学有一个专业在招生,就是采矿系。就这样,我就去考了。”

当年同一批考进清华的有60人,韩大匡排名第三。

在往后多年的创新过程中,韩大匡也遇到了不少困难,都一一克服了,他也想通过快报,跟那些有志于从事创新研究的人说——

真正的创新,会碰到很多困难。有时,你提出一个新的见解,大家可能会不明白或不理解,提出有各种不同的,甚至反对的意见。但是,你一旦看准了方向,一定要坚持下去。只要你确定的方向是对的,最终能够产生实效,慢慢地,接受的人一定会越来越多。

萧山回澜桥边的那条河 我小时候经常下去摸螺蛳

小时候的事,韩大匡已记不大清楚了,他只记得,原来父母住在萧山回澜桥那边。

回澜桥这个地方,我问过几个萧山的年轻人,也都说记不大清楚了。一位70多岁的老读者说,“回澜桥是浙东运河城区(城河)七座古桥最东端的一座桥,在老萧山的东门外,原来是城区和农村的分界线。”

“桥边的那条河,当时蛮清澈的,我经常会和小朋友们一起顺着台阶到河里,摸一筐螺蛳。还在河里坐过脚划船(即乌篷船)呢。当时的河流四通八达,我曾经在回澜桥边,坐上乌篷船去扫墓,经过几个湖泊,就能到远处山上的墓地了。”韩大匡说。

“偶尔还能看到船沿两边站着几只黑黝黝的鸬鹚,脖子上戴着个套,船夫一叫,就会潜到河里去抓鱼。鱼抓来后,又不吞下去,是给船夫的,它们会得到一块豆腐,作为奖赏。”

“我们住的房子是两进在一起的,前后各一进,中间有一个大水缸。母亲说,是用来喝水的,当时河里的水有寄生虫,不能喝,就接雨水来喝。”

这些,差不多就是韩大匡儿时在萧山小住时的所有印象了。后来到杭州开会,他也会打个车,跑去儿时住过的地方看看,但房子早已经没了,回澜桥那边,也已是全新模样。

厨余垃圾能变新能源,赞 过街天桥上下都有电梯,赞

去年5月中旬,韩大匡也来过杭州,那一次,他去了不少地方。西湖是自然要去的,另外,还去了国博中心、钱江新城……

多次来杭,这座城市的变化,老爷子都看在眼里。

“小时候对杭州的印象,是一个老旧的城市,城市里都是矮矮的老房子,没有什么高楼大厦,也没有什么产业。大家所认识的杭州,就是一个以西湖著称的旅游城市。”韩大匡说,这几年,杭州的变化很大。

谈及对杭州的印象,韩大匡说,杭州有许多“难得”的地方。

“去年,有几个萧山的朋友来看我,他们跟我说,萧山的厨余垃圾,现在给它处理一下,就能变成新能源再利用了。这个做法,我觉得很好,很难得。”

说到这里,韩大匡笑得很开心,离开多年,他心里依然惦记着家乡的变化,虽然从未在这个地方常住,但每每提及,总觉得亲切。

韩大匡说的这个事情,是萧山的餐厨生物能源利用项目,在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钱江农场地块,它能把厨余垃圾“吃”进去,在肚子里处理好后,能“吐”出来沼气,用于发电。

他还给杭州的过街天桥点赞,“杭州的每座过街天桥,上下都有电梯,这很方便。我去过很多城市,很少做得到的。”

“这些事情说起来,都是民生方面的一些小例子,但就是因为这些小事情,杭州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韩大匡说。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林建安 摄影 江玥  编辑:高婷婷
返回
​韩大匡,被称为“榨取”油田潜力的人,从事油气田开发工程方面研究工作60多年,他亲历并见证了中国油气田开发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参与了川中、大庆、胜利、辽河等多个重要油田的开发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