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 见习记者 凌姝文 摄影 江玥 通讯员 温艺华
“旧屋焕新颜”称得上是21世纪的“开门四大喜事”。昨天上午,家住潮鸣街道小天竺社区的朱大伯喜上眉梢,因为他家的老房子,翻新完毕啦!
“花架子是新的、雨棚是新的、墙面是新的、屋外的小公园也是新的。”朱大伯指着回四弄2号门、3号门两幢房子说。
这次翻新,为下城区老旧小区改造提供了一个可复制的样板楼。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这两幢房子,是下城区老旧小区改造试点的一部分,也是杭州正式吹响旧改号角后,推出的全市首幢旧改样板楼。无论是改造范围、进度安排、维护管理等,都为后续的改造打了一个样。
小天竺社区的另几幢旧房还在改造中,可以看出原先老楼的外壳像熟鸡蛋,淡淡的焦黄色略带瑕疵。再看样板房的外立面,选用了水墨画的主色调,整体呈现黑、白、灰三色,并且统一拆除大小不一的保笼,安装了青色的花架。有些人家已经摆上了盆栽,乍一看,有种江南园林的风情。
如果绕着样板楼走一圈,还能看到墙角的鎏金小字:“一条街巷,承载了历史的痕迹,沉淀了岁月的沧桑。”一句话,道尽小楼的荏苒时光。
楼外墙边的绿化修修剪剪,腾出了一块空地盖凉亭,雕梁画栋,跟“水墨楼”的格调保持一致。凉亭边上还有一些健身器材,供居民们活动。
这处新开辟的小公园,还在几天前找到了“主人”,由回四弄2号门、3号门的21位党员认领,进行轮流管理。具体的管理内容包括保持公园环境清洁、维护公园公共设施等。
在楼外看了这么久,楼内的情况怎样呢?
想要进楼道,先得通过智能楼道门的审核:人在门口一站,是不是本楼居民,后台的AI云管家一眼就能“看”出来。
进去后,楼道入口处挂着一张特殊的“全家福”,照片中的主角是楼内的各户居民,个个笑靥如花。这张“全家福”背后,藏着一个化干戈为玉帛的小故事——在改造初期,各家意见不一难免产生摩擦,但通过交换意见,邻里间的关系反而越来越亲密,最终握手言和。
楼道里的照明灯换了、隔两侧楼就有一张可折叠的休息椅,这些适老化的巧思,令朱大伯等人拍手称赞。
小天竺社区工作人员说,本次改造基本解决了原建筑墙体立面破损、管线乱拉、楼道公共照明缺失等问题,接下来将持续收集居民意见建议,能改尽改。
昨天亮相的样板楼,只是潮鸣街道老旧小区改造试点的一个先行信号,街道今年旧改工程范围为小天竺和知足弄两个社区,包含房屋25幢,涉及居民1405户,总投资达5000万元,将在今年12月底前完工。
包括试点项目在内,下城区计划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全区88个老旧小区提升工程,涉及房屋1300幢,6.55万套,总建筑面积346.5万平方米。今年的改造目标为潮鸣街道的小天竺和知足弄、文晖街道流水北苑、天水街道环北新村、武林街道麒麟街小区、长庆街道青春坊。
老旧小区,通常是指2000年以前的小区,距现在最近的也有将近20年了。
据统计,目前杭州市共有住宅小区4300多个,200多万套,6万幢。其中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约2000个,2万幢,60万套,4300万平方米;2000年后建成的保障性安居小区约600个,1万幢,47万套,6000万平方米。
杭州计划用四年(2019年-2022年)时间改造950个老旧小区,共1.2万幢、43万套、3300万平方米,打造“有完善设施、有整洁环境、有配套服务、有长效管理、有特色文化、有和谐关系”的“六有”宜居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