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记者 范昱 严佳炜)8月6日起,杭州市人民防空档案馆联合每日商报社正式启动“杭州早期人防工程老照片征集活动”。短短十多天,我们就收到了宣传画、照片等各类关于早期人防工程的珍贵资料。
蒋兆悦将珍藏的20世纪70年代浙江省暨杭州市人民防空指挥部编制的《那些地方利于掩蔽》宣传画寄给我们,画中介绍了田埂、自然山洞、防空洞等掩蔽地。他表示,这是杭州政府在特定年代实施人民防空指挥,组织人员疏散的基本手段。
与此同时,有读者翻出了市民在宝石娱乐城、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地下宫等地戏水、跳舞的老照片,重现了杭州当年热闹精彩的地下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不少参与过早期人防工程建设的“老杭州”,向我们讲述了这段难忘的岁月。
83岁高龄的秦定山与玉皇山缘分颇深,1965年5月,玉皇山二四线工程开工,29岁的他成为这项工程的一名建设者。
他感慨道,那时开挖山洞哪有现在这样先进的设备,只能靠炮工手工开凿,即便是顺利的时候,一天时间整个工程断面也只能推进几十厘米。
“后来,我们从上海等地购入风钻设备,工程进度才翻了几番。”秦定山清楚地记得,施工时,工人们都得把60多斤重的风钻直接扛在肩头,一天下来,肩上就烙下了深深的印子。
除了辛劳,危险也是时刻潜伏在工程建设中。“爆破和塌方是施工中最危险的,尤其是在爆破的时候,我得仔细数着炮声,炮放完了才能再进入洞中清理碎石。如果有哑炮没有响,就要立即报告,这可不是闹着玩的。”秦定山说。
一直到1980年,整个工程才断断续续建成,工程长700米,宽300米,共设有4个出入口。
1998年,秦定山把家又安到了玉皇山脚下,紧挨着当年建设的二号出入口。
“那时候玉皇山隧道还没开通,家门口每天车来车往,从陶瓷品市场往返市区都得从这里走,否则就要绕远路。”秦定山回忆道,2003年,这里又被开放为避暑纳凉点,成为杭城市民夏日的好去处。
而在提到各个人防工程位置的时候,73岁的沈思进了然于胸。他年轻时曾从事人防工程的测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