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课题启动,多学科助力
当日,一场有关“并联机器人”的演讲,让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之江实验室青年人才委员会委员王振永产生了浓厚兴趣。但他本人从事的,却是无线通信领域的研究工作。
“在一个新的融合平台上,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奔着同一个兴趣点,一起完成一项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是一种理想的科研状态。”王振永说,过去在科研实践中,往往条块分割严重,专业之间泾渭分明;但现在无论是信息学、计算机学,还是其他更多学科,都需要更多地打破学校、学科之间的隔阂,让科研真正做到无边界、无差别。
王振永说,接下来自己计划关注5G之后下一代网络的发展。“这样的一个研究,不仅需要通信专业的人才,电子专业、材料学、自动化控制,甚至到终端的传感器、卫星空间、航海航空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同样不可或缺。”王振永说。
从具体实践来看,这样的概念可体现在工业物联网领域前沿技术布局中。
在之江实验室高级研究员王延松看来,IT(Internet Technology,互联网技术)、CT(Communication Technology,通信技术)、OT(operational Technology,运营技术)三大技术的融合,是一种必然趋势。
不少专家认为,随着工业4.0的来临,越来越多的ICT技术则需要被引入到OT技术之中,IT、OT、CT将在未来紧密的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未来在5G之中,三大应用场景之中的URLLC(超高可靠低时延)就是主要支持工业4.0的场景。同时,工业自动化也被认为是5G最重要的一种垂直行业应用,其重要性甚至要超过更科幻一些的自动驾驶应用。
海纳百川引才,让更多前沿技术落地
如果说,“智能”将是这个时代的代名词,那么人工智能人才就是智能时代的创造者,青年人才更是代表着人工智能的未来。因此,话说回来,专业融合之下的创新模式落地,正又赖于“海纳百川”式的引才。
“我是从事无人系统和智能机器人研究的,想在进一步了解之江实验室之后,考虑智能机器人研究方面的合作。”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究院岳裕丰说。
王振永也有着类似打算。“浙江的工业基础不错,互联网、信息产业等发展势头很好,服务科技人才的政策也比较吸引人,考虑进一步和之江实验室合作,也将浙江的科技发展经验带回本省去分享。”王振永说。
“以后想回国创业,做与产业相结合的工科研究。未来希望通过和之江实验室的互动,让自己的研究成果更快落地。”张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