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 郦仲华
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开幕。同日,杭州西站枢纽规划方案征集正式启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初心”和“使命”,在十九大报告中掷地有声,更需要在我们的工作中落地生根。更紧密的站城一体、更完善的综合交通、更优美的生态环境、更智慧的互联共享,努力把西站枢纽打造成综合交通示范点、科创走廊会客厅、绿水青山园中站、世界名城新名片,是我们交通人的责任和担当。
新理念:站城一体三生融合
杭州的高铁建设起步于2007年。2013年7月东站枢纽开通后,杭州大踏步迈入高铁时代。西站枢纽的规划建设,将极大地改善地区综合交通及配套设施,优化城市格局,推进打造“轨道上的长三角”,促进拥江发展,提升城市能级,改善人民生活。
把西站建在新城中。西站枢纽地处城西科创大走廊,必须把高铁站和高铁枢纽、高铁组团一并规划,充分发挥高铁枢纽的集聚功能和辐射效应,坚持大TOD发展理念,把交通建设和城市功能、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产城融合,站城一体。既要安全快捷,体现高效率;又要完善配套,确保高质量。西站枢纽将不仅是交通节点,也是城市生活的场所, 要素集聚的中心。
把西站建在花园里。西站枢纽建设要提升规划水平,全面开展城市设计和各类专项规划,打造数字孪生城市,走新型城市化路子。车站周边综合开发坚持疏密有度,生态优先,大疏大密,集约节约用地。更好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特别是精心打造从吴山寡山到西站枢纽再到余杭塘河的绿水青山文化艺术走廊,使西站枢纽站在城中,城景相融。
把西站建在云端上。利用西站周边之江实验室、浙大、阿里巴巴等名校名企的信息技术优势,发挥“互联网+”便捷交通的综合效应,实现各种交通资源和城市功能互联互通、实时共享。车站周边将打造全球领先的信息经济科创中心,使西站枢纽成为科创交流中心、科创走廊未来之芯。按照大疏大密、集约用地的原则,枢纽核心区将建成高密度高强度的超高层建筑群,车站的交流观光功能将向空中、向云端拓展,成为“空中会客厅”。
新思维:以人为本综合配套
枢纽是交通换乘的节点,是城市进出的门户,是人流集散的中心,关乎交通效率,关乎城市印象,关乎感受体验,关乎千千万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我们一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为本,细节为王,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重点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统与分的关系。西站枢纽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要坚持统:按照百年大计的定位,用共同的理念和目标来统领站城产各个单元,加强规划协调,加强集成综合,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引导管理,资源信息共享,努力营造一体化谋划设计建设和经营管理的良性机制。同时要善于分:充分调动铁路和地方、政府和市场各方的积极性,努力寻求共生多赢,让每一个项目都有创新、都是精品;重要配套设施与铁路建设既要一体谋划、一并建设、一气呵成,又要量力而行、有序开发、留有余地。
二是大与美的关系。多种交通方式加上综合配套,需要占用更多的空间资源。因此要注意合理取舍,科学布局,不要一味地追求规模大、空间大,而必须更加注重功能强、设施优、环境美,更加注重立体换乘、功能复合、紧凑布局,强调人性化的尺度。站房综合体建筑既要体现时代特征、科技含量,具有一定的地标性,又要体现江南特色、杭州韵味。要讲究细节的美,追求小中见大,多重空间分布,丰富艺术感受。景观设计要体现中国元素、江南园林味道,文化展示更应讲好浙江精神、杭州故事,特别要利用高科技,让西站枢纽成为生动展示良渚文化的重要窗口。
三是流与留的关系。枢纽的功能在于流,而且要流得动,留得通,流得多;城市的魅力在于留,留得住,留得好,留得长。产业发展则需要以流促留,流留互动,相得益彰。站城融合能让一部分旅客留下来,在车站内或者枢纽综合体内享受服务,满足需求,开展文化展示和商务交流活动,枢纽就可以从中转站变成目的地。要让快交通与好环境结合、高效率和慢生活结合,创造美好的交通体验、工作方式和生活享受。
新作为:竭尽全力创造美好
伟大的事业造就杰出的人才,重大的工程培养优秀的员工。从事西站枢纽建设这样的重大工程,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人生机遇。
带着梦想建枢纽。党建引领、目标坚定、作风过硬,要坚持需求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结果导向,用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气魄、更真的情怀建造美好的西站枢纽,当好一流施工队。
带着激情建枢纽。枢纽建设涉及面广,工程庞杂,急难险重的任务将贯穿始终,这就要求建设者有对党忠诚、无私奉献的品格,敢于直面困难,善于解决困难,既高效运作又善于创新,利用信息经济时代的各种资源和智慧,努力去发现和满足广大旅客的需求。
带着敬畏建枢纽。设计者、建设者要有敬畏之心、工匠精神,珍惜机遇,守住底线,努力把自己的才能发挥到极致,努力把每一项细节都做到最好,力争第一次把事情做对!
(作者系杭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董事、副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