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商品房小区的业主大会类似,“自管小组”召集和主持小区居民会议,每半年至少开一次,由居民按照“双过半”(户数过半、面积过半)原则决定小区重大事项。在街道指导下,社区、“自管小组”和物业每月末召开“三方联席会议”,各自提出需求和改进的意见,并在下个月会议上检验成效。
5月23日,在保俶花园的“三方联席会议”上,陈启华提出,小区4幢两根雨水管破损很久了,需要动用物业维修基金进行维修。但居民年龄偏大,跑流程比较困难。
“我们来跑腿吧!”这时候,物业公司主动站了出来,揽下了民调、备案、维修等“累活”。如今,两根新的雨水管已在安装准备当中。
截至目前,保俶花园“三方联席会议”已经帮居民解决了不少问题。
4月,吕女士主动到物业交了物业费,还补了前几个月的款项,“有物业,就是不一样,这钱我愿意交!”
据统计,截至目前,保俶花园123户人家中,96户已缴纳了物业费用。“近80%的物业费缴纳比例,别说老小区了,连很多的商品房小区都没有我们高。”万远物业公司主管范来荣自豪地告诉记者。
“居民自管”成效显
为了保证小区长效管理,西溪街道出台了“自治公约”和“服务进驻机制”范本,60个“自管小组”以此为基础,根据自身情况出台政策,拿到居民代表大会上通过,加强小区治理。
在莫干山路79号,老人、孩子特别多,该小区就约定,无论是居民自家还是访客的机动车辆,一律不得进入小区,保持小区里的安全和安静。
求智社区所属的6个“自管小组”,在老小区“每年50元卫生费”的基础上,对辖区内每户居民收取一年24元的“自管费”。利用这笔“自管费”,“自管小组”聘用社会力量,为居民提供24小时的水、电抢修服务。
西溪街道还设立了激励机制——街道对老小区引入的物业公司进行考核,20个考核项分别打分,鼓励物业公司让居民更满意,提高物业费的缴纳比例。
因地制宜的机制建立了,物业的积极性也有了。不少老小区的保洁从“一天两扫”变成了“随时保洁”;荒废很久的花坛里,多了鲜花和多肉植物;保安主动帮助老人把油、米背到楼上……这样的暖心事,在实现“自管”的小区里随处可见。
优质化服务赢得居民支持、长效化机制保证执行力度、人性化管理解决疑难杂症,一个“居民自管”的良性循环开始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