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记者 段罗君 施雯 通讯员 张放)昨天,浙江出梅。长达30天的梅雨季终于画上了句号。
只是,难熬的梅雨过去了,更难熬的日子才刚刚开始,接下来我们要面临的除了高温天,还有台风天。
30天梅雨季终结
高温无缝衔接
浙江长达30天的梅雨季终于画上了句号。昨天杭州最高气温达到了34.4℃,距离高温线仅一步之遥。
但盛夏的“演练”模式才刚刚开启,杭州市气象台预计,今天白天最高气温35℃。22日后受副高控制,杭州将出现晴热高温天气,最高气温达35-37℃。从目前预报来看,下周一至周三,已经有三个高温天在候场。
对杭州人而言,出梅后的日子,高温天是常态,今天和明天的区别,只是热和更热的不同。
这两天出门记得带把伞,因为最近气温高、湿度大,大气不稳定,午后雷阵雨也将频繁上线,预计在21日前,杭州都是多分散性雷阵雨的天气。
回头看一看,今年浙江的梅汛期非同一般,它独揽了三大特点:
●入梅迟、出梅迟,梅雨总量大:今年浙江6月17日入梅,比常年偏迟(常年6月10日),7月17日出梅,也较常年偏迟(常年7月10日)。全省平均雨量451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115%,破历史同期最多纪录(原第一位为1997年395毫米);比常年梅雨量偏多50%(常年301毫米),在1951年以来的历年梅汛期雨量中排第十位(第一位为1954年623毫米)。
●暴雨过程频繁、短时雨强强、强降雨区域重叠:梅雨期累计雨量有432个乡镇(街道)出现500毫米以上降水,单站最大衢江区石屏村962毫米。
●“冷黄梅”特征明显,气温为近二十年最低:梅汛期间,全省平均气温24.9℃,较历史同期偏低1.9℃,为1999年以来最低;全省平均最高气温28.3℃,较历史同期偏低2.9℃,也为1999年以来最低,位列1951年以来第五低。对杭州人而言,今年梅雨期杭州气温明显偏低,平均气温24.5℃,为近十年最低,比常年同期(26.8℃)偏低了2.3℃,高温(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日数仅有1天,为近十年最少,呈冷黄梅特性。日照偏少,总日照时数68.8小时,日平均日照时数仅为2.29小时。
“丹娜丝”一分为二
未来将有双台风
接下去,对浙江人来说躲不掉、绕不开的,就是台风。
眼下,今年第5号台风“丹娜丝”不仅让浙江人很纠结,也让预报员们很抓狂。因为这个台风会“分身术”。
中央气象台说,昨天早晨,丹娜丝的中心位置还在菲律宾以东的海面上,但在它的东西两侧有两团旺盛的对流云团,比中心要强很多,尤其是西侧受地形影响,隐隐形成了一个副中心。
然而,神奇的一幕出现了——台风“丹娜丝”一分为二,也就是说,未来将有双台风!
昨天下午5点,台风“丹娜丝”西侧对流云团在南海中部偏东海域发展为热带低压,中央气象台预计,其有可能于未来24小时内发展为台风(热带风暴级),并向福建到台湾岛一带沿海靠近,有可能于19日夜间到20日上午在上述沿海登陆。
据中央气象台气象专家介绍,像这样由一个台风发展为两个台风的情况比较少见,历史上相似台风只有1959年的台风Nora在经过菲律宾岛后,出现中心置换。台风“丹娜丝”的情况更复杂一些,它的主中心形成后比较弱,但两侧螺旋云带中的对流云团却发展得比较旺盛,尤其是西侧的云团在经过菲律宾岛后,受地形影响,形成新的环流,自己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阻碍了主中心的发展,就形成了现在一分为二的局面。
至于“丹娜丝”,将在台湾岛以东洋面北上,于今天下午移入东海海面,而后转向北偏东方向移去。
昨天晚上7:30,浙江省防指召开全省台风防御工作视频会议。会上,省防指宣布启动海上防台风IV级应急响应。
据省水利厅消息,大范围较强降雨后,水库全力拦洪,河网持续外排,目前我省江河湖泊水位高。特别是7月13日,一天内钱塘江、东苕溪、杭嘉湖和甬江四个流域均发生超警超保洪水,属有历史记录以来的首次。
适逢天文大潮期间,这次台风可谓风雨潮三碰头,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也发布了海浪IV级警报(蓝色)。我省所属海域风浪偏大,出海船只请回港躲避风浪,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