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唐骏垚 通讯员 王冠军
在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办事门户上,找到“房产租入审批”事项,点击右边的“在线办理”,在跳转页面将表格填好,点击“提交”,申请表自动流转到下一级审批部门,最后自动反馈最终审批意见……
这是近日余杭区教育局教育资产营运中心工作人员严慧祥,为星桥中心幼儿园新都分园办理房产续租时的申请流程,全程只需十分钟。等待反馈时,他还可以安心做其他工作。
“真是太方便了,一次都不用跑。”严慧祥向记者感叹,以前“线下跑”的时候,要先填写表单后交单位领导审核,然后交余杭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初审,初审通过后拿回表单意见表和材料交余杭区财政局复审,最后去余杭区财政局拿复审意见表,“至少需要去两个单位,跑四趟。”
严慧祥是余杭区大力推进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受益者之一。受制于传统的政府运作模式,机关内部办事存在多次跑、多头跑、环节多、时间长、签字烦等老大难问题。如何破解?余杭给出的答案是:让数据多跑路、人员少跑腿。
“我们充分发挥全国数字经济先行区建设优势,将‘网上办’和‘掌上办’作为推进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提质增效的主要着力点,建立‘一张脸+一个池+两平台’的建设模式。”余杭区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余杭区委改革办”)相关负责人说。
针对各部门专业办公系统入口繁杂、账号不通的问题,余杭区依托钉钉应用全覆盖优势,在钉钉工作台建立了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办事门户,所有机关单位人员均可通过钉钉账号统一登录,实现登录“一个号”。
记者在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办事门户上看到,所有网上可办事项,右边都设置了“在线办理”按键,一键即可跳转至相应业务办理平台。余杭改革办工作人员介绍,除少数专网系统外,无需再次输入各个业务平台的账号密码,解决了“系统切换烦、密码记不住”的难题,有效提升政府机关内部办事整体工作效率。
针对机关内部办事材料内容重复多、表单数量多、提交次数多的问题,余杭区将政务数据统一接入一个数据池,集成办事申请“一份表”。
比如,瓶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工陈某调往百丈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调入和调出单位的人事管理人员如今不仅不需要跑,在电脑上填写的信息也大大减少。
余杭区委改革办做过一个统计,原来“人员调动”事项涉及到7种表单,需要填写的栏目累计有339个;现在,需要填写的栏目减少到82个,重复内容自动同步,后台自动生成原来的7种表单。不仅如此,很多信息还会相互关联。比如,填写“单位名称”后可自动填写4项信息,填写“身份证号”后可自动填写25项信息。
针对目前没有网上办事平台且无法纳入已有专业平台的办事事项,余杭区在分析可行性后,将它们悉数纳入自建的通用办事平台。这个通用办事平台和各专业平台全部接入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办事门户,实现协同办公“一张网”。
目前,余杭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区财政局和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作为四家试点单位,已累计梳理出134个办事事项,按照财政审批、机关事务和人事管理三大类,全部在该区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办事门户上线。
“更省时、更省力、更高效!”这是余杭区政府工作人员体验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协同办事平台的感受。
目前,余杭区已经公布第一批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办事事项134项,其中再造流程形成机关内部“一件事”事项8项;减少办事材料151份,平均精简率30%,缩短办事时间861个工作日,平均提速率58.2%;132个事项接入以钉钉为基础的机关内部协同办公平台,99%事项实现“网上办”和“掌上办”,75%事项打通数据归集通道,1000余件办件全部实现数据归集。
接下来,余杭区将进一步优化办事平台,提高平台覆盖率和使用率,同时加强政府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程序合法性研究,探索完善工作程序、工作方式和相关制度,持续推动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