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加长版三伏是这么算出来的
长三伏会不会比短三伏更热?
不过今年的三伏天可是加长版的,足足40天,高温不愁没有发威的机会。可能有人问,为什么有些年三伏是30天,今年三伏是40天?长三伏会不会比短三伏更热?中国气象频道气象分析师信欣科普了一下:
1.三伏的算法
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进入三伏。(这里的“庚日”是指古代的“天干地支纪日法”中带有“庚”字头的那一天。“庚”是天干数字,天干共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三伏开始后,第一个十天为头伏,7月22日第四个庚日为中伏开始日。这时候问题来了,中伏多长,是根据末伏开始时间定的。因为要求立秋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开始。如果中伏开始时间较早,第一个十天结束,也就是第五个庚日出现在立秋前,那么中伏再来十天,这样就会出现40天的三伏。今年就是如此。
2.历史统计长三伏更多
由于夏至基本在6月21日-22日,庚日10天一循环,所以庚日出现在夏至后第1-10天概率大致是相当的,在27日或之前出现庚日的概率更大,因此40天的长三伏更多见。1990-2020年期间,长版三伏占据了将近75%的比例,去年今年明年都是长三伏。
3.长短和炎热程度关系不大
长三伏和短三伏,平均气温的差异并不是很大。决定三伏热不热的关键,还是副热带高压的强弱和位置。如果副高偏强且持续控制一个地方,那么就会很热很热。去年三伏,副高异常偏北,去年7月下旬-8月上旬,东北遭遇了破纪录的罕见高温,长江中下游一度很凉爽。今年的副高,目前暂时偏南,不过17日以后可能北抬,副高具体后期如何,这个等17日前后的形势稳定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