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结婚、生子到现在,我把所有的青春都留在了这里!” 程大姐说起以往在车站工作的日子,如数家珍,她声称这里有家的味道。但到了新的工作地点,自己也会重新整理心情,依然为乘客提供更优的服务。
中午12点,发往天台的班车进站,孙大姐像往常一样为每一位乘客检票,刷身份证、核对车票信息、回答乘客问题,一系列动作行云如水。她声称,虽然今天是在车站工作的最后一天,但自己依然会跟往常一样,为乘客提供最好的服务。
聊起车站搬迁的事情,孙大姐有着无限的感慨:“明天就要离开了,心里头空落落的。每天看着这里来来往往的乘客,对这里的每个角落都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突然要我离开,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
候车室,每天都在上演悲欢离合的画面。熙熙攘攘的人流,走一批,又来一批。如此反复,似乎永远填不满一个偌大的候车室。
听说南站要搬迁,老金特地从城西穿越半个杭州来这里看一看。南站对他来说,有着太多的回忆。“那个时候,望江村都是田,哪里见过这么高大上的地方,坐车是件很稀奇的事情呀!”
今年51岁的老金说,他考上大学的那年正好是车站投入使用的第一年。他人生中的第一次远行就是从这里开启的。此后的每一次,都要从这里出发。他感慨“这里有着太多回忆,虽然现在出行有了更多的选择,自己也不再常坐大巴车了,但回忆是一辈子的……”
和老金一样不舍的,还有老林。他说这是他最后一次在这里坐车,今天特地在人工窗口排队买票,就是为了放慢脚步,静静地感受车站最后的温暖。
傍晚时分,他来到站内的小吃店。还没来得及开口,老板便识趣地笑着说道:“老样子咯,肉末粉丝汤,多加肉末,不要香菜!”默契的话语间,流露出他是这家店的常客。劲道十足的粉丝混着鲜香可口的汤汁,在唇齿间自由穿梭。他一想到这里即将要拆迁,便陷入了沉思:今后要上哪儿寻找这口熟悉的味道。
一旁,休闲小吃摊位的老板刘奶奶,惆怅地望着眼前步履匆匆的乘客,心里有着说不尽的惆怅,明天这里要搬,自己的生意将何去何从?她在此工作了22年,从当年的阿姨变成了如今的奶奶。“这摊位比我的小儿子还大了2岁。它就像我的孩子,陪伴了我这么多年。”说话间,她的声音有些哽咽。
她说自己是看着车站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刚开始3年,我还在车站外摆地摊,后来我就进站租了店面。那一年,我35岁,也多亏了这家店,家里的日子开始好转。”说话间,她不自觉地摸着身后的椅背,“你瞧,椅背都被我靠平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