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式”双创生态系统助推杭州万物生长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9-05-30 08:41   

打造“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模式

商报记者 徐歆婷

以资本厚植创业沃土、赋能产业发展,这是杭州在打造双创生态中走出的一条特色之路。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孵化平台在“杭州雨林式”双创生态系统中,大小错落、快速成长,走出了创新创业的杭州路径。

打造“雨林式”双创生态

推动一批优质企业迅速崛起

2018年杭州市1号文件颁发了《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众创空间建设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杭政办〔2018〕1号)》,对杭州的众创空间作出了进一步的推进部署,当中提到一点:凡符合杭州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要求的国家、省、市级众创空间,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将积极出资与其合作设立天使基金,用于投资该众创空间内的企业(项目)。

这一点非常重要,以投资为导向,切实扶持创新企业发展。截至2017年,杭州市众创空间已打造了强大的资金链,设立或紧密合作的创投基金338个,资金规模145亿元,孵化的项目获得超54亿元的投资。孵化器设立或紧密合作创投基金119个,资金规模39亿元,孵化项目获得约46亿元的投资。

从众创空间起步,杭州厚植创业沃土,打造了“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孵化模式,营造了具有杭州特色的“雨林式”双创生态系统。

目前,杭州已累计建设市级以上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超200余家,孵化总面积超过300万平方米,国家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分别为32家和55家,国家级孵化器数量连续5年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第一位。

众创空间、孵化器、创新基金……基于这种生态系统,创意、人才和资金能够以极低的成本流动,在培育“第一梯队”企业的同时,也成为创业者、投资人沟通的桥梁。

数据显示,至2017年,杭州创新孵化平台培育了一批“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包括27家主板上市公司、10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438家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斯凯网络、达内软件等企业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51信用卡在港交所上市。

同时孵化了一批“铺天盖地”的小企业,累计孵化创业企业或项目2.2万个,注册企业超1.7万家,带动就业近22万人。

政策引导方向

打造专业化、国际化的孵化平台

杭州市第一次出台发展众创空间的政策,在2015年。当年11月,《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发布,对发展众创空间给予众多扶持政策,明确提出了要加大财政和融资扶持力度。

针对众创空间,杭州大力引导其为创业项目提供低成本创业环境,对市级众创空间给予连续三年的运营补贴和房租补贴,重点加强投融资风险补偿,对企业所在的众创空间按照不超过企业前两轮融资总额的2%进行资助。针对孵化器,杭州以“高企培育绩效定补助”为政策扶持重点,如每培育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获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分别奖励15万元和5万元。

去年年初,杭州市政府1号文件《关于加强众创空间建设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为杭州未来三年众创空间的发展指明了两大方向。

一是以专业化为导向,要求众创空间、孵化器立足特色产业,建设功能定位清晰、具有产业特色的专业化双创平台。比如聚焦生命健康领域的创业平台“贝壳社”,除投资孵化相关领域的创业项目外,还创办了贝壳大学、举办多项医疗健康大型活动。

二是以国际化为导向,要求众创空间、孵化器在“走出去”的同时“引进来”,集聚国际创新资源,推进各类创新主体与国外知名众创空间、孵化器机构的合作。以已成功孵化PingPong、e签宝等优秀企业的六和桥为例,他们已与伦敦全球技术创新中心共建了六和桥国际双子星孵化器,打通本地孵化器与英国、加拿大等境外孵化网络,助力相关领域技术、人才在滨江区内集聚。

与此同时,外来孵化平台的落地也加速了杭州创新创业的国际化进程,杭州硅谷协同创新中心、G5澳洲创新中心、贝壳社澳洲基金、Forte孵化器等海外创新中心相继挂牌,多个国际化创新高地相应崛起,进一步集聚海外创新资源,为海外创新项目人才提供一站式落地服务,成为推动杭州经济提速换挡的重要因素。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徐歆婷  编辑:高婷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