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浓浓乡情 院士们还频频发问 说要“活到老学到老”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9-05-19 07:38   

杭州企业取得的发展成果

值得学习和研究

参与“杭州院士家乡行”的院士都是各自领域内的佼佼者,可以说是中国的“最强大脑”,但在参观家乡企业园区的过程中,他们却依然频频发问,像一个求知者一样向参观的企业和园区学习了解最新的科技发展成果。

“微医这个名字代表了什么意义?其中哪些板块对于患者的帮助最大”“网易有哪些产业板块是在杭州?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对杭州的经济发展有什么贡献”“海康威视的机器人承载的最大重量有多少”……

韩大匡在考察企业时提出的各种问题,相关陪同人员一一耐心解答了,但韩大匡仍觉得意犹未尽,又问工作人员要了一些材料,认真研读起来。

“您已经是一个拥有丰富研究成果的院士,可依然在不断地学习,真是令人敬佩!”对于同行人员的这番话,韩大匡笑了笑说:“活到老要学到老嘛,我自己也在从事着油田大数据方面的工作,杭州这些企业取得的发展成果值得我学习和研究,我需要举一反三,把这些优秀的成果学习运用到我的研究中去,取长补短。”

原籍杭州临安,出生在江西的肿瘤病因学家程书均也对杭州智慧医疗和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非常感兴趣。他询问了微医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目前的覆盖情况,是否能满足大量患者集中进行就诊,微医负责人给出了签约医生数量等最新的数据,表示有能力满足患者就诊高峰的问题,程书均点了点头。

而在考察了海康威视的安防体验馆,感受了海康猎鹰、人员属性识别、身体检测等高科技的产品之后,程书均认为这一行业大有前途:“新技术和传统行业的结合实在有太多的事可以做,这些高科技产品可以对人的健康状况、病理状态做出评价,但又是以一种娱乐的形式把它表现出来,大家可以非常容易地去接受它,这个效果很不错,潜力巨大。”

对中国制造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工程机械专家闻邦椿院士则感叹:“看了杭州的这些数字经济的发展成果,我更坚信制造业的发展必须与人工智能产业相结合,将制造业变得更高端,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一番考察走访下来,几乎所有的院士都表达了对杭州这些经济发展成果的认可,并希望能够跟上杭州快速前进的步伐,将更多的家乡发展成果运用到自己的研究之中。

不变的西湖一直是杭州最美的精髓

在对各家企业和园区的考察过程中,院士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杭州的变化太快了。”可到了下午,院士们在中山公园码头登上游船,看见西湖山水的那一刻,他们异口同声地说:“这么多年了,西湖没变,还是那么美,真好。”

“我是杭州人,也一直生活在杭州,但是真的很多年没有在西湖上坐游船了!”游船经过小瀛洲,曾任浙江大学校长的计算机应用专家潘云鹤携夫人一起上岸合了影,“要留个纪念,杭州最大的魅力就在于西湖没有变,虽然其他的地方变得很快,但不变的西湖一直是杭州最美的精髓。”

材料科学家朱静院士的想法和潘云鹤类似,“我时隔这么多年再到西湖上坐船,看到西湖还是这么美,一点都没有变,我真的很开心,我希望杭州能够把西湖的这份美一直传递下去,让更多人欣赏。”在船上,她还和两位外孙女说起西湖和杭州的故事。

船过湖心亭,一些院士看着湖东的楼宇,回忆着曾经的往事,磁学与磁性材料学家都有为院士则看着西湖西岸的群山说,西湖边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格局没有变,他留恋这一株杨柳一株桃的美景。

关于西湖,关于杭州,是院士们割舍不下的乡情,不变的西湖,承载着他们对于故乡的眷恋,让他们无论离家多久,心里都有一湖温柔的西湖水。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见习记者 黄煜轩 摄影 江玥  编辑:高婷婷
返回
”在前天参观了西湖大学、参加了杭州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之后,昨天参与2019年“杭州院士家乡行”的院士们再次踏上考察参观之路,走访考察杭州湾信息港、滨江智慧e谷和海康威视等代表杭州新时代发展成果的园区和企业,感受杭州快速前进的脚步,并乘船游览了西湖,欣赏这一方曾养育他们的秀美山水。”油田开发工程专家韩大匡院士昨天在考察杭州湾信息港时,表达了对于家乡的眷恋之情,“我祖籍萧山,看到萧山的发展成果我很高兴。杭州人的幸福指数真高啊萧山区境内的杭州湾信息港是昨天院士们参观考察的第一站,当萧山籍院士韩大匡看到这座现代化楼宇林立、2018年税收达13.27亿元的国际化高科技园区,他感叹:“萧山现在是不一样了,以前这里只有城厢镇一点点城区,其他地方全部都是农村,生活很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