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记者 李攀 通讯员 李文 何勇)
北至湖州街,南至登云路,东到上塘路,西到西塘河,清晰勾勒出杭州市公安局拱墅分局拱宸桥派出所4.23平方公里辖区。
辖区虽小,管得可不少。8万余居民、1850多家商户的治安、户籍、车驾管、消防,样样责任扛在肩。相应的,派出所民警手中的权力也不小。
然而,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基层派出所却保持着一个傲人的纪录——自有档案可查以来,42年零违纪。日前,《中国纪检监察报》以《杭州一派出所连续40多年零违纪,当赞当学》为题为它“点赞”。
到底是什么让这个派出所在悠长的岁月里、多变的环境下,始终秉持廉洁自律、警员清正、警风清明?日前,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重传承入所必上三堂课
京杭大运河蜿蜒曲折,一桥横跨两岸,连接起历史缩影与现代繁华。春夏之交的拱宸桥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时节。同和里的茶馆、运河边的书屋,遥遥相望的杭钢新城和运河新城……一步一景,一景一画。如果不是老底子的杭州人,很少有人会留意到那座隐于居民楼旁的拱宸桥派出所。
温州路33号,拱宸桥派出所所在地,一座6层小楼,与居民楼紧紧相连,颇有大隐隐于市的味道。“我带你去一个地方。”听闻记者来访,80后民警潘俊自告奋勇当起讲解员。
采访第一站,是全所除了办事大厅面积最大的一个地方——所荣誉室、所史馆和党建室。全国优秀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优秀公安基层单位、人民满意公安基层单位、人民满意政法干警……从集体荣誉到个人荣誉,30多块锃亮的奖牌挂满了整整一面墙,最早的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这还不是全部。”潘俊说。
在拱宸桥派出所,有一个不成文的“所规”,每位新民警到所里的第一天,所领导都要带他到这里,讲讲光荣传统,上入所后的“第一课”。“这堂课历经了10余任所长,几十年从未中断过。”站在荣誉室里,潘俊微微昂起了头,透着一股骄傲,“你看过《士兵突击》吗?在光荣的集体里,即便像许三多这样的新兵蛋子也能生长出刚正不阿、永不退缩的硬骨头,不做团队的‘短板’,不给集体拖后腿。”
新民警要上课,老民警也要上课。54岁的党员老民警朱金祥给记者讲述了最近刚在“拱宸卫士大讲堂”上的一堂课。
从接到任务开始,朱金祥心里就直嘀咕:“说什么呢?”他不知道从何说起,可一走进他管辖的登云路社区,居民们几乎人人都能说出“一箩筐”。
“阿朱,你就说说那本‘民情日记’。”住在裕兴院的张大伯出了个点子。朱金祥的警服口袋里始终装着一个小本子,社区里孤寡老人和困难家庭的名单全记在小本子上,一有空他就会上门转转,张大伯是他日记里的常客。
“还是讲讲警务室里的故事。”广场舞大妈给出了她们的建议。2008年,朱金祥警务室在登云路社区成立,这也是杭州市公安局首批用民警名字命名的警务室。在这里,阿朱民警不知化解了多少家庭矛盾、邻里纠纷……
居民们你一言我一语,朱金祥一边听,一边乐。他没想过,那些不起眼的小事,大家记得比他还清楚。最后朱金祥从这些“故事会”里挑了一个走上讲台:那是有年冬天,杭州暴雪成灾,朱金祥看着窗外几十厘米厚的积雪,担心社区车棚被压垮,居民上千辆电动车可能要遭殃,他在凌晨徒步走了1个多小时回到社区,清理积雪,忙活到天亮。他想传递给大家一个理念:作为党员,就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身为民警,群众的安危要时刻牵挂在心头,始终不要忘记从警的初心,“这不是靠口号喊出来的,而是实打实做出来的。”
让优秀的民警轮流讲课,铭记初心,持之以恒,恪守底线,在拱宸桥派出所,成为又一个传承。
还有一堂课,是全所民警每天都要上的必修课。走进拱宸桥派出所的民警办公室,会看到每个人桌上都摆着一本“桌面党课”台历,翻开这本台历,上面清楚地标记着每位民警的入党纪念日、每次党支部民主生活会、全年党建工作规范和制度、备忘录等。每天上班翻开新的一页就是一堂“微党课”。
三堂课,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全所民警中构筑起一条牢固的心理防线。
立规矩 廉政档案划红线
社区民警,群众口中的“片警”,在公安系统繁多的警种里,或许是最不起眼的一个警种。他们不像刑警、缉毒警那样游走在危险边缘,专破大案要案,也不像经侦警、技侦警那样和高智商犯罪暗战对决。更多的时候,他们处理的是“鸡毛蒜皮”,念叨的是“家长里短”。
但最接地气的他们,肩上的责任可不轻,守护一方安宁,服务一方群众,相应的,他们手中的权力也和群众关系最为密切。
再次见到“片警”潘俊,旅馆经营户陈杰(化名)脸一下“黑”了下来,“这个人没意思!”说起潘俊,他有一肚子怨气。陈杰刚开旅馆时,潘俊帮了不少忙,让他少跑了好几趟,陈杰一度觉得“这哥们够意思。”没想到,在日常检查中,小旅馆却成了潘俊的重点关注对象,实名登记未落实、消防设备不到位,陈杰没少被处罚。“兄弟,你就放过我吧。”他给潘俊偷偷塞了一条烟。“我不是针对你,旅馆是特殊场所,本来就应该严格检查,我放过你,谁放过我?”“啪”地一声,烟被潘俊扔回了柜台。
有人为了逃避处罚送礼,也有人为了感谢送礼。大大小小的诱惑在社区民警的日常工作中还有很多。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拱宸桥派出所教导员钱凌云却有说“能”的底气。走进他的办公室,柜子里满满当当收藏着全所民警的廉政档案。
翻看一本本厚厚的档案,保密承诺书、“从严治警”承诺书、“九条铁纪”承诺书、民警“涉酒”问题承诺书,整整12项内容,上至所领导,下至普通民警都要“签字画押”。其中一份拱宸桥派出所岗位廉政风险等级防控登记表中,根据民警的风险岗位不同,列出了相应的廉政风险点。比如社区民警最大的风险是利用手中的职权吃拿卡要、泄露警务秘密、不严格执法、办关系案、人情案等,所里据此开出了定期开展案件倒查、所领导加强监督检查并谈话等防控“药方”。
“这本廉政档案为民警标明了‘红线’,民警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记录在档案中,一旦逾越‘红线’,违规违纪,轻则受处分,在随身走的档案里留下难以抹掉的污点,重则被清除出公安队伍。”钱凌云说。
在这本廉政档案的基础上,拱宸桥派出所还结合实际制定了支部书记、支部委员、民警、辅警“四层三级”的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层级管理框架。每个月进行队伍分析、查找和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每周工作例会上,所领导也会带头念紧箍咒。“小徐,你最近怎么用上了名牌?”“小夏,听说最近一个案子和你亲戚有牵连,他们有没有来找你帮忙?”听得多了,有的民警觉得所领导唠叨起来像唐僧。
“常态化督导提醒、经常性谈心谈话,是我们延续多年的传统。”在拱宸桥派出所所长金勇强看来,平时多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才能减轻“患病”的风险。作为第16任所长,他把这项传统延续至今。
树正气 严管厚爱两不误
从一支纪律部队到了另一支纪律部队。这是民警栾俊杰到拱宸桥派出所后最大的感受,作为一名从部队转业的民警,他没有想到在这里,又重新找回了入伍时的感觉,民警休息室里脸盆、牙刷摆向都要一致,在拱宸桥派出所,对细枝末节的要求,比比皆是。
日常工作本就繁重,还要被冷冰冰的“所规”约束,身处这样的环境里会不会特别压抑?然而,每一位受访的民警都用笑容回应了记者的疑惑。
两年前,民警栾俊杰年仅10岁的孩子被查出患有先天性疾病,定期要到医院治疗检查。夫妻俩平时工作都忙,所里同事凑起来一商量,组建了一支“爱心车队”,谁当天不值班谁就负责全程接送孩子,风雨无阻,“拱宸桥派出所就像一个大家庭,谁有困难,兄弟姐妹们都会搭把手。”
如果没有那一次撑腰和力挺,民警钱佳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戴上警徽。前不久,他处理了一个棘手的案子:一位当事人向拱宸桥派出所报案,称自己经营的足道馆被人恶意举报,敲诈勒索1.6万元。接警后,钱佳组织警力全面侦查,查证发现足道馆不存在违法经营,恶意举报嫌疑人纪某被抓获归案。
当民警给嫌疑人纪某做笔录时,纪某却称,钱佳曾在某地收受了他1万元的贿赂。民警随即将此事上报所领导,主动将该情况上报纪检部门。经过反复调查,最后证实这段“口供”是纪某凭空捏造、诬陷,纪检部门和所领导随即发布通告,及时为钱佳澄清正名。
随着全社会对民警执法要求的提高,民警执法环境也越来越复杂,有的民警不免产生职业畏惧感,“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规避执法风险的思想有所抬头。“为了鼓励民警积极作为,主动担当,我们建立了容错免责机制,对工作中出现的失误错误,实事求是进行综合评判,认定为免责的,在考核评优、选拔任用等方面不受影响,让民警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在金勇强看来,严管和厚爱从来不是一对矛盾,兼而有之才能带好一支队伍,塑造起一身正气。
事实上,拱宸桥派出所的严管和厚爱早已延伸到了8小时外。有一个微信群,普通民警进不去,但他们的家属却可以“入驻”。“为了帮身患重病的高龄老人补办身份证,我们的民警曾朝伟穿上防护服,到重症监护室拍照,为他点赞!”“一顶‘保护伞’的堕落轨迹,给民警怎样的警示”……这些信息都是所领导发布在民警家属群中的,其中既有正能量也有负面教训。从成立家委会到组建家属群、定期开展家访,金勇强说:“我们希望家属在对民警忙碌工作多些理解和支持的同时,能够多了解法纪知识,常吹廉政‘枕边风’,涵养起良好的家风。”
在被《中国纪检监察报》“点赞”成为“网红”后的这段日子里,拱宸桥派出所的民警们也时常在思考一个问题:42年无违纪,这项“纪录”如何才能继续保持下去?
窗外,奔腾澄澈的运河里收藏着答案:正本清源、水岸同治、疏浚清淤、日巡夜查,方能绿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