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记者 陈素萍/文 龚子皓/制图)
静卧于钱塘江东部湾畔的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和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下沙)在4月初迎来了“官宣”时刻——浙江省政府批复同意设立杭州钱塘新区。而今天,推进杭州钱塘新区高质量发展大会的召开,正是杭州“东整”迈出的实质性一步。
从西湖时代到钱塘江时代,再到拥江发展战略升级,随着钱塘新区的诞生,一个GDP超千亿元、工业总产值近3000亿元的新区闪亮登场,勇立潮头、未来可期。
》》》》一次“甜蜜联姻”:为杭州的未来蓝图留足空间
徐铭恩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导,而他的另一个身份,则是杭州捷诺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近年来,他创办的企业在业内小有名气,是下沙产教融合的典型代表。
听到“钱塘新区”的问世,徐铭恩第一时间发了一条朋友圈,讲述他与新区的缘分。“杭州东部终于迎来了发展机遇期,‘钱塘新区’这名字从侧面反映了杭州对这片土地寄予的厚望,新区未来不可限量。”徐铭恩的语气很激动。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0年,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开发区。2018年,该区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中位列全国第9,是全省唯一一个挤进全国“十强”的经开区。
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是2010年9月浙江省委省政府批复设立的,作为浙江15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之一,该区先后获批国家级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等。
取名“钱塘”,其实并不是拍拍脑袋就决定的,而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意见征集和多方斟酌。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钱塘”一词在杭州可谓家喻户晓,有着独一无二的厚重历史感。
值得关注的是,钱塘新区的总面积,超过了杭州5个主城区之和,新区陆域面积大,除了核心发展区外,大片土地还处于待开发状态,这也为杭州未来精心勾勒好这张蓝图提供了无限想象和可能。
新成立的钱塘新区,蓝图已初见雏形,高质量发展,成为这次整合的关键词。根据省政府的批复,杭州钱塘新区建设要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四大建设”决策部署,高效发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国家级平台的带动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强化科技创新,加快转型升级,着力打造世界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长三角地区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全省标志性战略性改革开放大平台、杭州湾数字经济与高端制造融合创新发展引领区。
》》》》一道新的应用题:两区整合,如何实现1+1>2
听闻大江东和下沙合并的消息当天,中粮包装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晔难得地发了一次群发分享,内容只有十几个字:“太好了,不用再跑老远四处找地扩建了!”
他兴奋地将这个好消息分享给多家子公司负责人。
作为中国最大的综合消费品包装集团,大众熟知的红牛、雪花啤酒、可口可乐、百威英博、青岛啤酒、海天、老干妈等都是中粮包装的客户。
近年来,中粮包装不断完善产能布局,新增了不少产线项目,由于下沙总部土地供应紧缺,选择在海宁、平湖等地建了生产基地。张晔说:“去年已经去过2次大江东,就是为了沟通项目投资落户的事宜,现在两区整合,让我们抓紧洽谈的劲头更足了。”
不可否认,整合前,大江东和下沙都遇到了一些制约发展的瓶颈。
大江东自2015年实体化运作至今,长期受制于资金、人才等因素,守着大片飞地却步履维艰。而下沙方面,虽然不断加大空间资源整合力度,盘活存量土地,但土地要素保障不足这个问题,已成为其未来发展最大的拦路虎。如何突破发展中的“天花板”?此次的整合发展就是一个契机——整合后,与之前“单打独斗”的局面不同,可以说面积更大、规格更高、发展机会更多,在招引全国乃至全球高端人才、产业项目、金融投资等方面自然也更具区域竞争力。
实际上,这样的整合在杭州的历史上并不少见——
早在本世纪初,杭州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最初是跨过钱塘江打造了杭州高新区(滨江),再后来建设了钱江新城与钱江世纪城遥相呼应。这期间,滨江、钱江新城、钱江世纪城等先后快速崛起。
现如今,钱塘新区来了!摊开杭州地图,再看新区的区域位置,不难发现,城东智造大走廊的核心区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