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新区今后如何发展? 多位专家全方位提出建议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9-04-05 09:33   

新区应提高产业国际化水平 在物理空间上也要让企业“走出去”

城市国际化,是杭州900多万常住人口的共同期盼。但杭州要真正从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走向国际化城市,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去年2月,杭州市政协委员、市民政局副局长程华民提出,城市国际化要落到社会的小单元上,即打造国际化社区。

丽萨是英国孔子学院的交换生,现在居住在下沙街道早城社区。她说,来的第一天,她就爱上了这个社区。

她说:“那天我刚进门,社区里的工作人员就用很流利的英文和我说‘Lisa,give you this community hand book(丽莎,这份社区服务手册给你)。Hope it can help you(希望能帮到你)。’我跟他们之间的沟通毫无障碍,就像回到了英国的宿舍。”

早城社区、云滨社区是下沙的两个“2018年度杭州市国际化社区示范点”,社区随处可见双语标识,在住户交流群内沟通社区事务都是用英文对话的,此外还经常会开展一些国际文化交流活动。

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事业发展处处长接栋正博士说:“下沙所处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杭州传统经济开放区,多年来致力于招商引资,因此区域内已经有很多外资企业。加上下沙是个高教园区,有十几所高校在这里入驻,每所高校都接纳了一批外国留学生,因此,在这里打造国际化社区,能让更多外国人宾至如归,从而展现杭州国际化的一面。”

同时,下沙这片创业创新的热土,本身招商能力就比较强,因此在招商上还可以实现和大江东联动互补,这对于大江东也是一大利好。

建设环杭州湾大湾区,杭州还要“走得出去”。

下沙与大江东原本就在做招商引资,在“引进来”这方面已经卓有成效,两地融合之后,要进一步提高区域的国际化水平,还得靠“走出去”。

“下沙和大江东都有一些传统产业,例如机械制造业、生物医药业,提高传统产业的国际化水平,通过强化互联网应用在实体经济领域的作用,让企业‘走出去’,或许就是新区的下一步动向。”接栋正说。

他还追溯了旧金山湾崛起的历程:从一开始,硅谷就摒弃了规模化发展的道路,而是把科技创新力和线上连接能力发挥到极致,把物理空间的突破发挥到极致。比如Facebook连接全球四分之一人口;Google的Android系统连接了全球40多亿部智能手机……

推动高品质城市建设 留住本地和外来人才 是发展环杭州湾大湾区的内驱力

发展环杭州湾大湾区,人才是主体。

去年4月12日,国内中高端人才职业发展平台猎聘发布了《2018年杭州中高端人才及“杭漂”大数据报告》:从2016年四季度到2018年一季度这一年半时间内,杭州人才流入率高达13.6%,超越北上广深,领跑全国。

“杭漂”超过了北漂、沪漂、深漂……杭州就像一块磁石,把人才源源不断地吸引过来。

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院长陈前虎说:“大江东和下沙两地融合,能推动高品质城市建设,有利于吸引外来人才,从而带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最后驱动区域的高质量发展。”

下沙高教园区是人才的“制造基地”,目前有在校师生约20余万人,对当地的消费起到很大的带动作用。在产业方面,大学生的消费偏好,也促进了文创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这块版图上冒出头来。

接栋正博士曾做过调研,在下沙大学科技园内,共有十大特色产业园,包括工业设计、影视制作、时尚设计、传媒文化等产业,在这里,各高校创意园根据自身特点错位发展。

合并之前,下沙的工业发展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主流产业和大学生的就业匹配度有限,留住的基本是制造类人才,“校友经济”还有很大的开发空间。

江对岸,大江东近年来积极打造城东智造大走廊,接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工程专业的高校毕业生较多。同时,因集聚了一批外资企业,还接收了较多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高校毕业生。

两个区块合并之后,大江东的高端产业将发挥人才引流作用,吸引从下沙溢出来的人才。

杭州市人民政府参事、杭州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汤海孺说:“过渡阶段,很多大江东的上班族都居住在下沙,例如福特的员工。因为两地存在公共配套服务上的互补,合并以后,连接更密切,往来更便利,一定程度上更能够留住人才。”

这次突破性的“跨江融合”,同时也从侧面传递出了杭州要推动区域内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决心和信心,钱塘新区诞生,将为杭州带来人才的新聚力。

“合并大招”将实现

资源高效、科学配置

让生产要素在长三角

各区域间流动更顺畅

长三角地区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去年11月,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而在这之前,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已经就《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达成充分共识,该计划涉及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和全国首位的新技术应用示范引领区等多项内容。

打造产业集群,并不是简单的重复与集中,而是产业的衔接和产城融合。在这个背景下,浙江发挥特色与优势,需要借助一些新力量。

“这次杭州把两个行政主体合并起来,首先是在制度和政策上扫清了障碍,有利于推动制度政策一体化。”陈前虎说,区域一体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制度政策的一体化、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的一体化、产业和空间的一体化。

陈前虎说:“在合并以前,两个区块是独立的行政主体,都有自己的立场和出发点,你做你的、我做我的。合并以后,从经济学上看,降低了交易成本,下沙和大江东能一起配置资源,从而实现资源高效、科学配置,为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效率创造了条件。”

也就是说,两地合并,有利于减少区域间要素流动的障碍,实现优化配置。

其次,产业与城市功能也将融合得更密切,产城融合进一步加快。

陈前虎说:“下沙与大江东合并能产生释放效应,两个区块内部之间会出现要素重组。例如大江东一带的占地面积更广,可能会更关注孵化、生产制造,下沙一带未来将更多地承担起贸易、研发等功能,通过产业升级,推动城市功能优化。”

除此之外,下沙与大江东合并为钱塘新区,也开创了全国首例“跨江设区”先例,还将产生轰动效应与联动效应。

“合并‘大招’一出,一时间一定会吸引社会各界眼球,眼球经济的出现有利于带来资本和人才。”陈前虎说,“而吸纳了资金和人才后,两地合并在一定程度上又会带动周边联动,比如海宁、上海等长三角其他地区。因为要素的流动,一定是在区域空间内实现的,这同时又是个合作性博弈的过程,会带来财富再创造,开拓区域经济新高地、发展新模式。”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凌姝文  编辑:程慧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