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打造一个舒适可靠的公交体系
问:未来游客、市民要到西湖景区怎么出行?
答:未来,游客坐飞机或者高铁到杭州,在空港或者高铁站可以换乘地铁到景区外围的集散中心,然后再换乘景区内部公交进入景区。市民也可以到外围集散中心换乘景区内部公交。
现在很多市民周末都不大愿意进到景区里面去,为什么?如果开车进去,可能很难找到位置停,也面临拥堵。如果坐公交车进去,出来的时候可能都挤不上公交车,出不来。
我们希望打造一个景区内部公交体系,功能明确、可靠,舒适性也较好,大家去景区游玩,可以很舒适地坐上景区公交,玩好也可以很顺利出来。
另外,对于环保型的出租车,我们也不会做很多限制。不管是市民还是游客,都会有较为完善方便的出行方式。
杭州市决策咨询委委员吴伟强
慢行能缓解西湖拥堵吗
浙江工业大学教授、杭州市决策咨询委委员、杭州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吴伟强教授对《总规》也有疑问。市民最为关心的“景区道路交通和游赏规划”,吴伟强提出了最直接的质问:慢行交通一定能缓解西湖拥堵吗?
“先来看看西湖景区的拥堵情况。西湖景区的人流量,最高峰出现在2012年黄金周的518.65万人次,此后总体趋势处于下降态势。从2018年的数据看,在最拥堵的黄金周,西湖景区每平方公里为180人,扣除水域面积,每平方公里也仅有225人。据统计,西湖景区仅有10%的时间段是拥堵的,其余90%的时间并不存在拥堵。可见西湖景区的拥堵仅出现在个别时间和局部区域,并不是全局性、全时段拥堵。”
“不加区分地认定西湖景区的问题是拥堵,且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来治理拥堵,并固定划分一些区域、确定一些道路禁行私家车真的有必要吗?这种以静态设置来应对动态交通流做法,我认为是在浪费本就稀缺的城市道路资源。”
“其次,西湖景区的道路并不是纯粹为旅游配置的,而是按城市交通系统配置的,通过性交通比例极高,通过性交通平均量占景区全部交通量的50%,工作日更是高达70%,南山路和灵溪隧道为80%。如果按照《总规》,西湖景区禁止私家车通行,交通流必然溢出到周边区域,周边区域的道路拥堵是可想而知的。根据杭州城市大脑监测,西湖景区最多可容纳每天10万私家车出行量。超过10万,景区必堵,但10万以下不至于造成拥堵。”
“2011年西湖申遗成功,世界遗产地面积为33.22平方公里,加上缓冲区总共为72.70平方公里。如此之大的地域,所需要的交通结构必然是多元的,‘公交为主,适量私家车,高强度的步行’是最可行的方案,快行和慢行相结合是必然之选,否则就会造成‘进去难,出来难,在景区内也难’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