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大脑”让城市“耳聪目明”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9-03-10 07:48   

首创“摄像头眼睛+计算机智能大脑+街域共治”模式

杭州日报 记者 黄冉 通讯员 王志立 王悠

和美弄,曾经并不那么“和”“美”。

小河街道和美弄是一条仅200多米长的小路,因为两旁均是老小区,车流人流密集,50多家沿街商铺门类齐全,车辆违停、出店经营、杂物堆放、私拉乱接等不文明现象屡见不鲜,甚至一度成为城市管理的“难点”和“痛点”。

而如今,这条小路干净整洁有序,俨然成了示范街。更难得的是,人与人之间多了一份心平气和。

变化,源自去年4月——小河街道引入全球领先AI视频智能识别技术,试点实行“城市眼·云共治”基层城市治理模式。

这只“城市眼”不但看得见,更能看得懂。它的后台储备了游商摊贩、出店经营、共享单车集聚、沿街晾晒等九大类120余万个行为事件模拟场景,并实现实时自动识别,准确率高达90%以上。

除了科技支撑,街道还与社区、商家、物业、业委会、城管科、行政执法、市场监管、派出所等多方街域自治相结合,以大数据分析为指导,线上线下形成有效融合。

如今,小河街道9个社区都建立了共治微信群,除了社区分管领导、社工和城管工作人员,还有363户店家实名入群。“城市眼·云共治”平台24小时不间断地将问题信息通过APP推送至网格执法队员,由网格员转到各社区、行业基层治理微信群公开告知,通过经营户自行整改、社区督促整改、行政执法,形成了高效的闭环处置机制。

仅今年1月,“城市眼”共采集出店经营635次,筛选后进入“云共治”流程处理的126次,其中71%问题由商家自行解决,22%由社区督促整改,7%由行政执法力量处置。

“摄像头眼睛+计算机智能大脑+街域共治”的模式,从以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到现在的精准执法、巩固长效,赢得了居民群众越来越多的支持和点赞。

更有意思的是,这是一个不断成长进化的“大脑”。

它正变得越来越“聪明”——以前街道城管执法中队靠人工巡查,每个月发现四五百起违规事件,现在一天可以发现1000多起,种类不断细分,对于行为识别也将越来越精准。

它也在变得越来越人性化——曾有水果店就因卸货而被“城市眼”认定为出店经营,但是工作人员核实后发现,卸货属于特殊情况,只要后续尽快恢复正常,便不予处罚。

小河街道试点探索形成的“城市眼·云共治”工作机制,如今已被纳入全市城市大脑体系。有了小河街道的经验之后,拱墅开始在全区推进“城市大脑·基层共治”项目建设。一个全区的“城市眼·云共治”平台计划在5月正式建成并运行,实现10个街道全覆盖,平台接入监控接入数由现在的133路将增加到1500路以上。这套系统的全面上线,将为城市管理智慧化的全面升级带来突破口。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黄冉 通讯员 王志立 王悠  编辑:高婷婷
返回
“摄像头眼睛+计算机智能大脑+街域共治”的模式,从以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到现在的精准执法、巩固长效,赢得居民群众越来越多的支持和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