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大湾区,杭州湾向粤港澳学些啥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9-03-07 09:52   

粤澳交界处的一个边陲海岛横琴,过去十年GDP年均增长68%

杭州日报 记者 陈立平

湾区经济作为重要的滨海经济形态,是当今国际经济版图的突出亮点。拥有“两种制度、三种货币”的粤港澳大湾区,其建设过程一直备受关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同样正在大力建设世界级大湾区的浙江,又能从粤港澳大湾区的实践中获得怎样的启发?近日,杭州日报记者随同浙江省记者协会“我和我的祖国·大湾区行”采访团,来到广东省珠海市横琴新区,了解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最新成就。

澳门旁边的荒岛迎来发展奇迹

横琴新区位于广东省珠海市南部,珠江口西岸,与澳门一河之隔、一桥相连。过去,这里是个“蕉林绿野,农庄寥落”的边陲海岛,1987年3月才成立横琴乡人民政府,1989年3月撤乡建镇,隶属香洲区管辖。

改革开放后,横琴毗邻澳门的区位优势,很快凸显了出来。1992年,横琴岛被广东省定为扩大对外开放的四个重点开发区之一,为珠海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1998年底确定为珠海市五大经济功能区之一。2009年8月,国务院颁布《横琴总体发展规划》,横琴开发一跃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一国两制”下探索粤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区。上个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推进珠海横琴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被作为专节列入纲要。

从改革开放到粤港澳大湾区,这片106平方公里土地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2009年以来,横琴新区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91亿元,年均增长68%;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287亿元,年均增长47%;吸收利用外资29亿美元,年均增长136%;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1亿元,年均增长85%。

记者踏足横琴新区,这个过去的荒岛如今高楼耸立、大道纵横,到处充满了发展活力。“横琴的规划建设对标的是新加坡等国际先进城市,具备完善的地下管网系统,街道上看不到一根电线。”当地一家房地产开发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横琴开发日趋完善,吸引了不少香港澳门的购房者的目光,“港澳土地资源紧张,居住环境逼仄。横琴的面积是澳门现有面积的三倍多,过了桥就是澳门。港珠澳大桥开通后,开车去香港也只要四十分钟左右。”

横琴新区探索粤港澳深度合作

粤港澳大湾区概念横空出世后,迅速引起国内外关注。这个拥有“两种制度、三种货币”的“世界最复杂大湾区”,将如何打破制度和地理桎梏,实现一体化发展?

作为国内唯一与港澳路桥相连的自贸区,横琴新区多年来一直承担着探索和实践粤港澳合作新模式的使命——横琴口岸实现24小时通关,800台澳门机动车便利出入横琴;澳门莲花口岸整体搬迁横琴,横琴提供不少于10万平方米的空间供澳门使用;“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模式已获国务院批准。此外,横琴还在商事登记改革、司法改革、金融创新等领域开创国内“十大率先”,已实际落地370项制度创新成果,52项改革创新措施在广东省复制推广。

在招商引资方面,横琴新区也充分利用了自身“比特区更特”的政策优势。新区出台了30多条奖励政策,内容涉及产业及税收、人才补助、金融保险业扶持等各个方面。以税收为例,对设立在横琴新区的五大类72项鼓励类产业企业,可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此外,横琴新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对经认定的总部企业,按照其上一年度对横琴新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情况,连续5年给予奖励。

如今,横琴新区企业已突破6万家,其中包括45家世界500强、73家中国500强企业落户。全区已有保利集团、国电投等各类海内外总部超1000家,科技企业超7000家,高新技术企业超200家。国家食品安全(横琴)创新工程、星光中国芯物联网工程等重大项目相继落户。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横琴注册的港澳企业达2744家,其中,澳门企业1418家,已成为内地澳资企业最集中的区域。

专家:大湾区应着力于推动要素自由流动

“湾区经济之所以被作为一个区域经济的独立概念提出来,无非是因为湾区往往预示着交通便利,生产要素能够在一个较大区域内自由流动,从而产生比其他地理区域更加高的经济成果。”近日,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沈凌教授在其所撰的《从粤港澳看杭州湾大湾区建设》一文中提出,“促进杭州湾大湾区建设,当务之急就是在促进湾区内要素自由流动上加快步伐。”

事实上,如何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同样是拥有“两种制度、三种货币”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过程中的一大难点。某种意义上来说,横琴新区的发展成就,与当地始终致力于推动要素自由流动密不可分。以开车为例,澳门的车开到内地需要挂内地澳门双牌照,但横琴新区推出规定:在新区内拥有不动产的澳门市民,可以开单牌车自由通行。随着未来澳门轻轨接入横琴,两地居民将进一步享受同城生活。

在沈凌看来,由于地区差异相对较小,杭州湾大湾区在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上优越于粤港澳大湾区。尽管新开通的港珠澳大桥缩短了三地时空距离,但制度、文化、审批等方面的“软制约”让这座跨海大桥的作用仍然难以得到充分体现。据广东省交通运输厅数据,春运前10天,港珠澳大桥累计车流量约3.55万车次,平均每天仅3000多车次。这一数据与杭州湾大桥相比,不到十分之一。

可以说,如何充分利用要素流通的先发优势,是杭州湾大湾区建设的一大关键。如何帮助外来人才在湾区内自由流动?如何推动医保等社会服务在湾区内的统一?如何进一步加快湾区交通一体化?在这些问题上,面临着更大更复杂的区域差异的粤港澳大湾区,显然有许多先进经验值得浙江借鉴。

“杭州湾上的大桥数量甚至已经超过粤港澳大湾区,接下来在基础设施方面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做到更亲民、更便利,未必是一味求新求全。”沈凌表示。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陈立平  编辑:高婷婷
返回
”事实上,如何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同样是拥有“两种制度、三种货币”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过程中的一大难点。”近日,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沈凌教授在其所撰的《从粤港澳看杭州湾大湾区建设》一文中提出,“促进杭州湾大湾区建设,当务之急就是在促进湾区内要素自由流动上加快步伐。在沈凌看来,由于地区差异相对较小,杭州湾大湾区在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上优越于粤港澳大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