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西湖边,读懂这片爱的碑林 “春风”廿载,吹暖杭城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9-03-05 08:46   

1998年,席传喜家中的房子因为旧城改造被划入拆迁范围。还没等到补偿金,席传喜和爱人却先后因患中风和糖尿病倒下,两人医药费自费部分达到18万元。而女儿还在上高中,这个家一下子陷入了困境。

得知席传喜家的情况后,社区、街道第一时间给他办理了“低保”,申领了残疾证,并列入杭州市级困难家庭“春风行动”的帮扶救助范围。这一帮,就一直帮到2012年。直到席传喜女儿参加工作了,日子才慢慢好转。

胡大淼仍然记得,2013年1月7日,席传喜第一次走进捐款点的场景。那天天气阴冷,杭州市总工会帮扶中心走进一位步履蹒跚的大伯。问清楚捐款流程以后,大伯出门10分钟后又折回来,胸口抱着一包现金,对工作人员说自己要捐3万元。这位大伯就是席传喜。从此开始,席传喜连续6年为“春风行动”捐款,累计14万元。

前不久,席传喜因此获评第六届“最美杭州人”。他说:“只要春风行动持续下去,只要我在,我肯定要做他们的种子选手。”

这份救助,是照亮寒门学子前程的光亮,是帮助外来务工人员渡过难关的温暖,是给予大病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他们受助,亦变成火种,大爱传递,凝聚起温暖善城生生不息的力量。

正在仁和路2号“春风行动”捐款点实习的楼洪婕,1998年出生,也曾经是“春风助学”项目被救助者。

“我9岁时妈妈得胃癌去世了,爸爸没有什么工作能力,全靠爷爷奶奶把我抚养大。”楼洪婕回忆,由于是低保家庭,“春风行动”从小就开始陪伴她,在她考上大学时,又提供了助学金。到了大三,楼洪婕主动提出来“春风行动”捐款点实习:“我一直享受‘春风’的温暖,我也想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其他人。”

从输血到造血

企业援助让春风更暖

在历年的爱心碑上,占据最大篇幅的不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和个人,而是企业。

如果说老百姓的捐款是一点一滴在“输血”,那么企业的奉献参与,就像是给“春风行动”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使其有足够资本从医疗、教育、就业等诸多方面出台帮扶政策,增强困难群众的自身“造血”功能。

去年秋天,从湖北恩施考入浙江大学物理系的小吴收到了“春风行动”3000元助学金,让他初到异乡就感受到了杭州的温暖。为他提供助学金的,正是参与“春风行动”近20年的娃哈哈集团。2000年首次“春风行动”开展时,娃哈哈就带头参与,并在2011年冠名“娃哈哈·春风助学”援助项目,把捐款定向用于救助困难家庭大学生。从2000年开始,娃哈哈已累计捐款9460万元,帮助贫困大学生超3万人。

“对‘春风行动’的支持和捐赠,是娃哈哈支持教育事业、回馈杭州的重要方式。”娃哈哈集团党委书记吴建林说,娃哈哈始终认为,教育是最根本的扶贫,要把支持中国的教育事业,为中国的未来培养优秀人才,作为一个中国民族企业的责任和荣耀。

有了“老大哥”榜样先行,不断有企业加入“春风行动”。阿里巴巴、绿城、中策橡胶、青春宝、万向、华立……最多一年达到了300多家。

因身患恶性肿瘤,高额医疗费给老马一家带来了沉重的压力,而“阿里巴巴·春风助医”项目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连续3年向他发放救助金,有效缓解了其家庭经济压力。“我们希望以集团力量,尽力为困难群众解决就医问题,缓解高额医疗费给他们带来的沉重负担。仅靠阿里巴巴一家或几家的资助数额总是有限的,希望更多力量参与。”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负责人说。

截至目前,“阿里巴巴·春风助医”项目共救助患重大疾病困难群众13244人次,发放救助金5878.7万元,为因病致贫家庭提供了医疗保障。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传化集团冠名了“传化·春风助困”项目,定向用于外来务工人员特殊困难救助。“外来务工人员是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部分,但往往他们容易受到忽视。”传化集团慈善基金会负责人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基础的捐款之外,爱心企业发散思维,引导困难群体在脱贫路上拥有可持续的“造血”能力。比如,“娃哈哈·春风助学”项目从助学援助向就业援助延伸。“今年,我们将计划在部分高校试点设立教育基金,对家境困难、学习成绩优秀的在杭高校困难大学生发放助学金,并将在杭高校困难学生助学纳入‘娃哈哈·春风助学’范围,扩大专项捐款覆盖面,惠及更多寒门学子。”娃哈哈集团品牌公关部有关人员透露。

从发动到自觉

爱心传递永不落幕

在杭州,每年有数万人怀揣着和席传喜一样的善意,甚至在春节前这样忙着置办年货、迎接新年的时刻,还有人记挂着那些深陷在困境之中的家庭。

“春风行动”有两个线下捐款点。一个是启用了近20年的上城区仁和路2号,另一个是去年刚“开张”的江干区东宁路501号。仁和路捐款点负责人黄非说:“只要捐款点上班,每天都会有人默默来捐款。”

今年除夕放假前一天和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共有10多位热心人来捐款。大年初八,有一位杨女士捐了3万元,这是她第7次参加“春风行动”,累计捐款额度达到近20万元,却从不愿出现在媒体的镜头中。

“春风行动”的捐款人中,机关事业单位的党员干部一直担当着“领头雁”。“党政干部带头捐”是近20年来名不虚传的口号。从2000年首次“春风行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捐款270多万元,到去年党员干部捐款数额已经突破了1300万元。

今年除夕前一天,杭州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吴胜光来到仁和路捐款点,为今年“春风行动”送来了129.39万元的捐款。“这是我们4157名公安干警共同的爱心,我们也想为这座‘温暖善城’贡献一分力量。”吴胜光说。杭州公安干警们每年都参加“春风行动”,近20年来共捐款1803万余元。

党政干部带头,激发了普通市民的热忱之心。从2000年的11人到现在的2000多人,捐款点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面孔。也有很多人,渐渐变成了黄非的“老朋友”。退休的郭师傅,捐款荣誉证里夹着6张收据。他从钱包里掏出600元,像是做一件再习惯不过的事:“一点小事不足挂齿,如果退休后还有余力,我会坚持捐下去。”

从“等发动”到“自觉捐”,老百姓用最淳朴的实际改变,让一缕春风演变成了永不落幕的爱心行动。据杭州市总工会统计,截至2018年11月,自“春风行动”2000年发起以来,累计募集社会资金20.47亿元,各级财政补充资金5.9亿元,共向168.22万户(次)困难家庭发放助困、助医、助学、反哺、应急等各类救助金26.07亿元。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张梦月 通讯员 王钰哲  编辑:郑海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