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社会,我们如何优雅地老去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9-01-24 07:14   

数字养老

帮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市人大代表宋晓强今年40岁,却深深感受到了老年人和当下“数字生活”之间的鸿沟,他认为这需要更多社会力量来帮一把,扶一下。

宋晓强举了一个自身的例子:他父亲今年72岁,自己一个人居住,“我们现在多用微信交流,他就很难学会。我教他的时候,他真是很认真,还用小本子记笔记,但我一离开,他自己操作就有问题。像这样的老人真的不在少数。”宋晓强说,还有,当下生活中各种自助机器、打车软件……老人用起来也很麻烦。

“老人们不是不愿意学,有时是真的学不会。他们会沮丧,有时候甚至觉得被时代抛弃了,不愿意出门。将心比心,我觉得社会还是应该为老人们多做一些。”细心的宋晓强也根据多种情况,为无法接受“数字生活”的老人们设想了不同的解决问题方式。

比如,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老年人培训班,也可以通过电视运营商投放一定数量的智能手机专题培训课程。还有医院、机场、火车站的自助终端机,宋晓强希望能适当安排志愿者,“另外,政府是不是可以考虑牵头做一个为老年人服务的呼叫中心转接各种互联网服务,由电话那头的服务人员帮老人们连接数字生活。”

养老行业

期待进一步的“放管服”改革

市人大代表何红,自身就在萧山区社会福利中心工作,对养老问题有着更直观的感受。

在她看来,目前的社会养老体系,存在着社区照料中心和养老机构布局不合理、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待遇和地位不高等突出问题,尤其是部分社会力量在对闲置的医院、学校、企业厂房、商业设施、农村集体房屋及各类可利用的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和改造过程中,常因各种限制而放弃参与养老事业,“养老产业迫切需要政府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

“在养老领域,我希望政府能进一步简政放权。能尽量简化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限。打破界限,实行多部门并联审批,每个审批阶段由牵头部门统一受理申请材料、督促审批进度、完成审批并统一告知结果。”何红说,对整合改造闲置社会资源举办养老服务设施的项目,在闲置社会资源房屋性质合法的前提下,可取消前置评审手续,由各相关部门重点强化后续监管力度。

在日常工作中,何红还深切地感受到,虽然社会对养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养老专业人才队伍严重短缺。专业的养老服务管理人才、全科医生、全科护士等严重缺乏,行业对年轻人没有吸引力。为此,她建议,杭州可以尝试成立“养老领军人才工作室”,发挥人才引领优势,培养一批技术过硬的养老机构管理人才、全科医生、全科护士、专业养老护理员等。完善相关人事制度,在工资待遇,职称评定,职务晋升上优先向基层医护人员倾斜,依靠领军人才工作室的引领作用,提高养老行业从业者的社会地位与影响力,结合高校的培养,提高养老队伍的整体水平。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何晟 王丽 黄莺  编辑:郑海云
返回
社区养老推广小规模多机能养老机构市人大代表贺晓卿走访过不少社区,发现不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比较单一。在她看来,目前的社会养老体系,存在着社区照料中心和养老机构布局不合理、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待遇和地位不高等突出问题,尤其是部分社会力量在对闲置的医院、学校、企业厂房、商业设施、农村集体房屋及各类可利用的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和改造过程中,常因各种限制而放弃参与养老事业,“养老产业迫切需要政府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其实,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已经就此作了回答:在着力提升社区服务时效方面,提出要重视居家养老,加强老年食堂、配餐中心等硬件设施建设,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开展社区适老化改造,进一步引导社会化养老机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