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天收到市民800多条建议意见 他们说了什么?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又是怎么回复的?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9-01-22 07:32   

都市快报(记者 殷军领 王青 见习记者 凌姝文)从19日开始,杭州进入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为了把大家最关心、最想了解、最想探讨的话题带进“两会”现场,快报在16日开通“民意直通车·市两会专列”,截至昨晚累计收到广大读者和市民反馈的意见建议800多条。

加装电梯、小区管理、医疗、养老、出行、城市精细化管理等,是大家最关心的几个热门话题,也有人把目光聚焦到资费、商标、广场舞等方面。

大家关心的每一个问题,也都是两会关心的。昨天,我们把所有意见建议进行了梳理,并把它们交到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手上,来听听他们是怎么回复的。

关于城市精细化管理

老旧小区微改造 要特别注重居民生活功能的完善和活动空间的提升

“杭州市曾对城区老旧小区进行平改坡、立面整治改造,提升了整个杭州的城市面貌,但这项惠民工程已过去了七八年了,现在杭州不少背街小巷,有的地方非常破旧,与杭州国际化大都市定位格格不入,希望能进行改造提升。”——市民袁颂军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加强居住环境改造工作,开展老旧小区综合性微改造试点,统筹推进立面、道路、绿化等微改造,建设品质社区、未来社区。

人大代表刘珂,是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的总建筑师,自己住的也是老小区,因此平时一直在思考老旧小区微改造问题。

刘珂说,杭州要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现在已经到了对老旧小区微改造的阶段了,通过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微改造”,逐渐推进“城市微更新”,最终实现城市品位的提升和居住功能的完善。

在走访中刘珂发现,目前小区微改造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没有科学的上位规划和课题研究,从城市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高度,来统筹安排杭州市的城市微更新;二是没有专门的部门来统筹安排如何实施和推进杭州市的城市微更新。

刘珂建议,老旧小区微改造,一定要从老百姓的痛点和需求点着手,要特别注重居民生活功能的完善和活动空间的提升,根据居民实际生活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微改造方案。

在具体改造过程中,还要特别注重传统文化与美的融入,保留文化韵味,体现文化价值和人文关怀,同时又要兼顾城市国际化对空间的要求,使杭州成为名副其实“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

在工作方法上刘珂建议,最好由市、区组建专门的“城市微更新”办公室,统筹协调安排各项事务,组织高校和设计研究院进行课题研究;根据课题研究结果和社区规划师制度,各个社区签约相应的设计师团队,围绕城市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核心,深入调研,进行高质量的设计;最后“城市微更新”办公室、社区、居民、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齐心协力、持之以恒地推进“城市微更新”工作。

关于加装电梯

99人同意,1人不同意怎么办?

建议补偿低层业主利益

开展充分协商讨论

“因为一户反对,眼睁睁看着装不成。我们希望在这次两会后能有细则出台,不能一票无理由反对就否定一切,让那么多人失望!”——龚燕云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感觉意见统一太难了。我们小区一年多了,还停留在填表阶段。”——市民王先生

“民意直通车有不少市民捎来消息说,既有小区加装电梯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实事好事,但是有时候统一意见比较难,能否不要‘一票否决’?”快报把问题带到市两会,民进界别政协委员侯公林率先回应,“这个问题,我们关注很久了!”

两会前,对于加装电梯这件事,侯公林深入街道、社区多次调研。

“2/3以上的业主同意就能加装电梯,这是符合情理但违背上位法的事。”侯功林说,“因此我们首先要明确‘一票否决’的依据是什么。根据《物权法》规定,物权归个人所有,不允许使用少数服从多数的条款。旧楼加装电梯一事上,个人的物权(包括采光通风出行道路等)不能因为超过2/3的人同意就被忽视。”

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解决办法,侯公林认为,要让100%业主同意的关键,应该是保障低层住户的利益。

“在实际走访中,我发现投反对票的基本是中低层住户,因为对他们而言,加装电梯可能会影响采光、通风等,而且他们原本就住得不高,走几步楼梯就到家了。”

基于此,侯公林提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高层作为电梯安装的既得利益者,应该承担全部的电梯安装费用。如果要推动老旧小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建议政府应该改变补偿款的使用对象,改补偿高层业主为一楼低层住户,这样更能体现公平性原则。

此外,他还建议街道和社区应当站好自己的一班岗,组织业主进行充分的协商讨论,保证每一位业主尤其是老年人完全知晓并同意“协议书”及图纸的内容,保证信息传达顺畅,推动这项民生实事更扎实、更快发展。

关于养老

设立小规模多机能的复合式居家服务机构 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我是独住老人,77岁了,退休老师,希望社会可以居家养老,解决两餐饭,我就不用去敬老院了。”——邓女士

“很多老人因为腿脚问题不能下楼买菜、散步,去医院看病也很困难,只能在家待着,心里真的很难受……”

——王靖云

近年来,杭州市出台了不少社会养老服务政策,为在社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多样化的居家(上门)照护服务。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急速增长,社会整体对照护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90%的老人不得不选择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最大的难题是没有全天候的日常照料,人大代表贺晓卿建议,应鼓励社会服务机构设立小规模多机能的复合式居家服务机构。

贺晓卿说,这种养老机构属于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糅合了日间照护、居家(上门)及暂住服务三种服务模式。可以白天过来,在这里吃顿午饭,晚上回家。如果家属想短期出远门,老人无人照顾,就可以到这里小住三五天或一周半个月,服务非常有弹性。

“这里提供各种日间照料服务,24小时有护工看护,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有更多老年朋友可以交流,对老人来说,不必远离熟悉的生活环境,日常生活会更加舒适,心情也会更舒畅。对于家属来说,三种服务模式的配搭,也减轻了日常照顾负担。”

相比起大型养老机构或统一的照顾模式,这种小规模多功能的机构或许能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服务,比如为老人提供康复服务,让老人与社区能有更多互动,可以提升老人生活质量,实现真正居家安老的心愿。

关于交通

为每个地铁站配建综合停车场 让来往车辆有个“落脚”的地方

“汽车南站搬迁改建,首先要把停车场设置规划好。现在杭州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停车场的缺乏。有的道路,到了傍晚以后,马路两边停满了汽车,严重影响了车辆的通行。停车位的缺失造成环境的混乱,什么景观也谈不上了。”——裘树侃

出行在杭州是件很幸福的事,四通八达的地铁、从早到晚的公交……不过车多了,也会遇到“幸福的烦恼”,例如地铁站周边的公共交通资源还有待整合。

如何将公交车、私家车、出租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与地铁进行有效衔接,实现立体换乘,提高地铁的运行效率和辐射吸引力,民进界别政协委员王玮想了一些办法:

优化公交线路,地铁应以放射状与公交线路进行衔接,相应增加与地铁有互补关系的公交线路。在地铁人流量压力过大的地段要适当加密车站,并为乘客提供多项服务,在地铁站外围,尤其是外环地铁站,要增设接驳中、小型公交线路,以提高地铁向外围辐射能力。

她认为,最重要的是在地铁口附近配套建设综合停车场,避免地铁换乘中出现私家车、自行车、电动车等交通工具停车难的问题。

她进一步提出新增出租车候客点,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出租车停靠处、候客区以及临时停靠区,其中候客区要限定车位及候客时间,核心区域中心区最好不设置。若停靠场占地面积较大,应设置在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内。

快报“民意直通车·市两会专列”已发车!大家可以通过以下六种通道联系我们:

1.拨打都市快报热线:85100000。

2.在“杭州新闻App”首页,点击“民意直通车”留言。

3.发送邮件至:kbshizheng@163.com。

4.在快报官方微信(微信号dskbdskb)底下的“民意直通车”按钮中留言。

5.在都市快报官方微博“民意直通车”话题中留言。

别忘了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方便我们及时反馈。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殷军领 王青 见习记者 凌姝文  编辑:高婷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