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屏风的来历吗?
浙江美术馆里也有一场迎新展——“己亥迎春——浙江美术馆馆藏作品展”。展览时间从1月15日至3月3日,将展出与“春天”主题相关的国画、油画、版画、水彩作品 100 余件,其中不乏虚谷、蒲华等清末“海派四杰”的国画作品,以及吴冠中、朱德群、张漾兮、张怀江等老一辈著名画家的艺术佳作。这些馆藏精品以不同的绘画形式展现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福满人间的美好景象。
同样是在浙江美术馆,正在进行中的“和风屏山——第五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也不可错过。展览分为“横山”“叠境”“踏歌”“暗香”四大板块,借助风雅的传统屏风形制,赋予屏风崭新的艺术生命。
说到屏风,我们经常能听到,也是中式厅堂或其他建筑中常见一类兼具陈设与实用功能的家具,但因为在现代生活中已经很少见,许多人不知道它的作用。“屏风”的前身最晚在西周已经出现。上古时候,人们席地而坐,时间久了要保持姿势很不容易,有人设计了一套坐具的附带品——如果有人来访,可以隔着一道屏障,躲在背后的就不用担心姿态不雅而难受了,怎么舒服怎么来。同时,由于古代的房屋密封性有限,北方冬天尤其寒冷,因此屏风两侧还得加上护板,与身后的邸或扆共同形成半封闭的“围屏”,主要的功能是挡住穿堂风,这就是屏风两字的直接来由。
在这次展览里可以看到36位艺术家创作的屏风作品,很有意思。
杭州大剧院到了“舞勺之年”
杭州大剧院也有个很特别的展览正在展出,名字叫“舞勺之年”,有些人会有点晕,展出的是“舞蹈”还是“勺子”?
在古代,男孩子长到13-15岁期间会学舞蹈,就是《礼记》里说的:“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舞勺之年,就代指了这个岁数。2018年,是杭州大剧院投入使用的第14年,于是这个展览结合了杭州大剧院历年来演出过的经典剧目,从《茶花女》《哈姆雷特》《四世同堂》到《天鹅湖》《胡桃夹子》,从《猫》《音乐之声》到话剧《暗恋桃花源》《戏台》,横贯古今中外,打通戏剧音乐剧和话剧,通过篆刻这种中国古老的艺术形式,打通与舞台艺术的连接。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展览作为杭州大剧院“悦亮”公益的组成部分,不仅免费,如果遇到有演出,展览时间会与演出结束时间同步。展览将持续到2月28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