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备的原料,请来合心意的吊酒师傅用各自不同的秘方,酿一坛好酒
钱江晚报(记者 黄莺 通讯员 方琳嬿 )这个时节,杭州西湖区双浦的小村口,迎客的是阵阵酒香。闻到酒香,那就是又有人家请来了烧酒师傅,来烧“小茅台”了。
“双浦小茅台”或者“东江小茅台”,是被酒水惊艳的外乡人给予双浦土酒的“昵称”。当地人可没这么洋气,就是叫着“土酒”,“土烧”,“芦稷烧”,“高粱酒”,东江嘴村还有个更本地化的名字:“东江沉缸”。
反正无论喊什么名字,当地人都懂,就是喊来烧酒师傅在自己家烧的那种酒。
“好喝”,“每天要喝”,“喝了不上头,不口干”……溢美之辞从当地人口中冒出,尤其50岁以上的双浦人,家里不囤点土烧都不好意思说年货备好了。
有人囤了一屋子,还是觉得不够喝
这样的烧土酒,在钱塘江畔至少有百年传承。
烧酒用的粮食,不是稻米,而是芦稷——村民说是高粱的一个变种,非常好养活,产量又高,酿酒很合适。老底子,每年芦稷可以收两次,7月份一次,11月份还能再收一茬。
烧好酒以后的酒渣,是喂养家禽家畜最好的饲料。如今,还有不少养花人家讨去做化肥。
“我们这里靠近江,好多人家都是在水里讨生活的,不是开船就是捕鱼,后来就是养鱼,一天大半时间都是泡在水里,没点烈酒喝不行,关节炎什么的都要来了。”周浦镇的毛林这样说。
所以在双浦,土烧是一年四季家里的桌子上都要有的。不过,当年酿的酒是不喝的,至少要存个一年去去火才行,最好存个三年以上。以前,因为粮食少,不敢多喝,现在,每顿喝掉半斤酒,对于很多像毛林一样的老双浦人来说,这就是丰衣足食的象征。
毛林家2018年已经囤了两次酒,现在还打算再囤一点,“女儿在周浦老街开了民宿。好多客人看到我喝,都讨一口尝尝,觉得好就要拿一坛。”
毛林说,囤着的酒看起来多,但总感觉不够喝,“我还囤了不少7年陈,专门找了地方埋下去的。高兴了,我就拿着铲子挖一坛出来,和亲家一起喝,喝掉了又觉得可惜。这样七年的酒真是喝一坛少一坛了。”
像毛林这样喝酒的人家,可不是少数。不少酿酒师傅,一酿就是上千斤的土烧酒。亲戚朋友这里送点,自己存点,还得备点不时之需,万一有人想买个一坛子走呢!
现在,双浦在进行新农村建设,很多建设者或者游客,第一次看到这种酒,好奇之余都要尝一口。
“酒刚烧好的时候,还是热的,带着一点点甜,很上口,完全不像高度酒,没什么酒量的人都能喝上一碗,但它后劲足的,如果你这么喝下去准保要醉的。”毛林说。
每家都有专用的吊酒师傅,祖传的手艺有微妙差别
土酒的酿制,在当地被称为“吊酒”,做土酒的师傅也被称为“吊酒师傅”。每个吊酒师傅的手艺都有微妙的差别,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专用的吊酒师傅,父亲不做了,儿子会接下秘方。比如东江嘴村的郑利泉,手艺就传了至少三代人。
酿酒讲究时间。
“每年3月到8月中旬是一季;9月20日开始到次年1月头上是一季。太热了,高粱要发酵过头;太冷了,又发酵不起来。”周家埭村的酿酒师傅周彩英说。
周彩英从49岁开始酿酒,如今已有24年,“当年,我到处找土酒尝,最后从富阳新登找到了一个我觉得烧得最好的老师傅,就拜师学了手艺。”他描述的“吊酒”过程是这样的,“谁家要烧酒,先准备好高粱这样的原料。然后,我们带着秘方上门,和原料拌在一起,看天气,放上45天到50天,就带着炉子上门吊酒了。”
但如今,种芦稷的人家几乎没有了,大部分做酒的原料都是从外地买回来的,酒的品种也越来越多——北方的高粱、当地的葡萄、家门口的香泡、红心李都可以成为烧酒的材料。
土酒制作的方式,就是冷凝——木桶里盛放着发酵好的原料,加热后的蒸汽快速冷凝,最后流进坛子里,酒的度数高的时候能有70多度,最后冷下来也有50多度。
流到坛里的酒,时不时要拿个小吊勺舀一点出来看看。周师傅说:“这是为了看酒花,就是酒里面的小气泡。老师傅一眼就能从酒花看出酒的度数,如果流出来的酒度数低了,就要换一笼原料了。整坛酒要在52度左右,味道最正。”
钱报记者在周师傅家里还看到了吊出来的葡萄酒,和传统认知的红白葡萄酒完全不同,它也是50度以上的高度酒,闻着很香。可惜记者要开车,没敢喝一口。
“一般,我们早上5点钟出门,傍晚5点回家,一天10个小时,正好蒸10笼原料,差不多可以吊出500斤酒来。”周彩英说,基本上,一户人家都是500斤起步,多的人家要吊6000斤酒,“有时候,一家人,几个兄弟凑好单,大家一起放在一次蒸,比较省力。最多时,一户人家带上四个炉子,烧一天出2000斤酒。”
这样吊酒是力气活,周彩英夫妻会搭档做。
“人工太贵,请人就赚不到钱了,我们就卖个力气。”周彩英说,现在,他儿子儿媳基本全权接手了吊酒的活,也是担心他太累。
其实,周彩英更担心的是,现在能烧酒的场地越来越少,和他一样的吊酒师傅也越来越少,不知道会不会有一天这样的“土味”会消失。不过,记者从双浦镇了解到,当地部分乡镇开展了“土味节”,想把各种双浦味道留下来传下去,其中就有芦稷烧的酒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