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报(记者 王岚)截至2017年底,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由2011年底的122.19万人,增长到2017年底的167.18万人,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由2011年的17.53%提高到2017年底的22.16%。6年间,60岁以上老年人增长44.99万人。
老龄化浪潮扑面而来,如何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目标?全社会各界都在积极努力。这一年,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保险版“以房养老”落地杭州、养老“十项”行动计划正式启动……杭州养老圈大事不断,而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杭州的老人能有更美好的晚年生活。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
2017年11月22日,上城区新民村2幢1单元的电梯正式开通,成为杭州第一部老小区加装电梯。这一创新之举对于不少住在老小区的市民,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是一个重大利好消息。
随后,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在杭州全面铺开。截至12月中旬,全市六主城区共有397处项目开工,其中256处已完工,141处在建。这意味着,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将惠及更多老小区居民,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不再因出行难而备受困扰。
●杭州启动养老“十项”行动计划
5月23日,市政府新闻办和市民政局共同召开杭州老龄事业发展及养老服务提升新闻通气会,宣布杭州今年正式启动养老(老龄)“十项”行动计划,努力打响“美丽杭州·幸福养老”城市品牌,提升全市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今年启动的养老(老龄)“十项”行动计划,包括完善法规政策、提升养老设施、完善助餐体系、鼓励社会参与、完善智慧养老、提高机构质量等衣食住行多方面,而且件件关乎老年人的生活品质。
●保险版“以房养老”落地杭州
杭州今年已经正式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这意味着保险版“以房养老”在杭州正式开闸。这是将住房反向抵押与终身养老年金保险相结合的创新型商业养老保险业务。具体来说,拥有房屋完全产权的老年人,将其房产抵押给保险公司,继续拥有房屋占有、使用、收益和经抵押权人同意的处分权,并按照约定条件领取养老金直至身故;老年人身故后,保险公司获得抵押房产处分权,处分所得将优先用于偿付养老保险相关费用。
对于这种新型以房养老的模式,有网友评论,“年轻时用钱换房子,老了用房子换钱花,是个好创意。”今年8月,陆伯伯夫妇成为杭州首户选择“以房养老”的家庭。
●浙江首个养老方向的护理学院成立
5月,我省首个养老方向的护理学院——杭师大钱江学院汇泉护理学院正式挂牌。今年学院将开设1个班,招收有志从事这一行业的学生。
目前,护理行业的专职人员缺口巨大,存在专业知识不足,且年龄偏大,护理队伍不够稳定等问题。此次成立的护理学院,就是针对这些社会现状,大力培养养老护理行业的管理者、培训者、指导者,同时在一线护理员的培训指导管理上发挥作用。
为了吸引更多学生加盟这一行业,杭师大钱江学院与浙江汇泉健康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成立“汇泉护理学院”。今后,双方将围绕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养老服务品质提升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同时共研、共创新技术、新方法,开展学术交流,探索高品质的实践模式,打造养老服务行业的照护标准,促进养老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全市养老服务机构综合险全覆盖
老年人行动迟缓,在养老服务机构内发生意外状况确难避免,而且一旦摔倒或突发疾病,后果往往很严重。
2018年,杭州完成辖区内养老服务机构综合责任险应保尽保,实现全覆盖。今后,老年人、家属、参观人员及访客在这些养老服务机构内发生意外情况,对机构来说将多一重保障。 据悉,杭州市养老服务机构综合保险由省、市、区予以适当补助,养老服务机构最多只需掏保费的三分之一。
●高龄津贴发放取消申请环节
从8月1日起,全市高龄津贴发放有了新政:一律取消申请环节,老年人不再需要提出申请,也不再需要提供有关证件和材料,而是通过数据共享、社工走访、电话核实等多种形式了解和掌握老年人信息,在此基础上实现高龄津贴及时发放。
据了解,为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实现“让数据多跑路 让群众少跑路”,杭州市民政局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再造,在全市智慧养老服务信息系统中,增设高龄津贴系统模块,经过多轮体验式测试,目前系统已正式投入使用。
●首个《适老化住宅设计规范》地方标准出炉
目前,普通居民住宅缺少居家养老模式相关建设的通则和标准,而且无论是从专用性还是从功能性,都没有针对老年群体做出适应性的变化。这既给老人生活带来不便,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因此,对老年人居住的住宅进行适老化改造显得尤为重要。
全省老龄化程度最高的上城区便关注到了这一点,近期,由上城区民政局、上城区住房和城市建设局、广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多方面联合申请制定的首个《适老化住宅设计规范》地方标准正式出炉。
具体来看,该设计规范包含有适老化住宅设计的基本要求、套内空间、公用部分和设施设备的要求,可适用于新建适老化普通住宅、公寓住宅的设计以及普通住宅、公寓住宅的适老化改造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