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交融 看老城凤凰涅槃 杭州城中村焕发生机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8-12-06 10:43   

浙江日报(吴佳妮 杭建宣)

86岁的戚瑞金手上端杯茶,坐在兰家湾自家门前,眼前的风景,从一片田地转为破败墙头,再到如今的小楼林立、绿树环绕。

不仅仅是兰家湾,骆家庄、玉皇村、白沙泉……昔日一个个烟火升腾、隐患丛生的城市洼地,蝶变成环境优美、产业融入的发展新蓝海,也塑就了杭州城中村改造的特色之路:没有完全推倒重来,也并非大拆大建,而是区分不同情况、不同地段、不同历史文化背景量身定制,该拆的拆,该保留的保留。

恰如著名作家麦家,在看过蜕变后的杭州城中村所说:“她没有消失,也没有成为城市的眼中钉、肉中刺,她在转型和重建中获得新生,在与城市的融合中长出了新的肌肉和力量。”

量身定制

古“村落”尽绽芳华

从灵溪隧道口,沿着西山一路往西,即到“西溪沿山十八坞”,民国时候,杭州人称这里为“桃花源”。

如今的十八坞,随处可见袅袅升起的炊烟,当地村民也早已转成了“居民”身份,但依然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桃源景象。

外来的人们很难想象,就在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嘈杂——沿西溪路,房子紧挨着房子,将山谷间的空隙填满。落地违建、阳光房、简易棚随处可见,抬头是蜘蛛网般密布的电线,路边各种生活污水横溢。

城中村改造,改变了这一切,在这个有着悠远文化底蕴的地方,“只拆违建,不动根本”是最基本的原则。

十八坞中的王家坞、庙坞、小龙驹坞、大龙驹坞,同属东岳社区,社区主任蒋小斌发现,当违建墙体推倒,逼仄的弄堂拓宽至消防车也能顺畅进出,久违了十几年的阳光又照进了屋里,人们的心态也随之改变。“原先只想多搭建几间房子多收租金,现在发现环境好了,抬头能看见天,低头能看到流水,过日子才真正惬意。”

在杭州西湖风景区西山脚下的十八坞,保留——无疑是主旋律,但如何保留,不同地方有不同选择。

浙江南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负责东岳社区四个坞的“城中村”改造设计,在最初规划时,设计师就反反复复实地走了不下十遍。“王家坞生态环境最好,因此重现‘一曲溪流一曲烟’的江南风貌;庙坞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我们重点打造了‘禅文化’;小龙驹坞最精致;大龙驹坞则最具有生活气息。”

东岳四坞,仅仅是一个缩影。“一区一规划,一村一方案”,这是在城中村改造启动伊始,杭州就定下的规矩。杭州邀请了各路专家,为规划和方案把脉,还组织了各城区大比武,找差距补短板。

经王家坞、庙坞,沿着西山游步道,翻过北高峰,抵达灵隐村,或是往东到梅家坞、茅家埠,皆是昔日的城中村、如今的“一步一景”。

因地制宜量身定制,这一切,只为这些古“村落”再绽芳华。

三生融合

城市的一场有机更新

城中村改造一定是完全拆除、重建吗?一定会被当地百姓反对吗?环境和百姓收入一定是对立的吗?杭州的答案是:不!

所有的事情,都是和老百姓商量着办,有一句话,大家都听了进去——“减房不减财,减人不减收”。

位于宝石山西麓的白沙泉,就是个典型。

在杭州,白沙泉算是名气最大的“城中村”。不仅仅因为它紧邻繁华的黄龙商圈,寸土寸金;也因为曾经终日升腾的烟火,让它频频因为火灾而出现在新闻里。

用北山街道曲院社区书记王仕杰的话说,过去的白沙泉,就像一个火药桶:给点火星,就爆了。“改造前,这里有数不清的夜宵摊。高峰时,这里住着近5000租客,绝大部分是夜场工作人员。”

然而2015年初夏,当改造的消息传到当地居民耳中,反对的声音依然不少。“很多人担心,改造后违建拆了房子变小,租金也就低了。”王仕杰说。于是,全体居民大会连开两场,16个工作组挨家挨户去听意见、做工作。

所幸是规划在前,白沙泉转身成金融并购街,已是看得见的未来,也让政府有了几分底气,“我们收购百姓的房子,以一年租金40万元左右的兜底价,给大家吃定心丸。”

要知道,在改造前,一栋房子即使辟出20个房间,每个房间1000元的月租金,一年收入也就20来万元,这笔账,谁都会算。

如今,雅致的白沙泉裹在一片绿色中,185幢青、白、黑三色配搭的漂亮小楼错落有致,鹅卵石游步小路环绕其间。愿意留在老地方的居民,依旧住在这里,还有更多的小楼,成为金融机构的办公地, 去年一年的税收,就达1.2亿元。

“城中村改造是城乡融合发展特定阶段的重要任务,也是城市有机更新的重要组成。”杭州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说,“杭州按照‘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融合’思路,实现产城人融合,实现人人受益。”

于是,玉皇山脚玉皇村的老房子都变了样,不仅修缮一新,出出进进还多了不少西装革履的年轻人。这个曾一度农居混杂的城中村,迅速成长为杭州金融新高地——玉皇山南基金小镇。

在江干浜河村,农居房外立面统一为中式庭院,产业也随之转型升级——“浜河部落”“青创社区”陆续开辟,为“新社会阶层”提供创业平台。

改变只在一点一滴,但就是这些小小的改变,曾经的城市边角完全变了模样,迎来了新生。

文化传承

改造是蜕变更是福祉

城中村改造,是蜕变,更是民生福祉。

据2018年国家统计局杭州调查队抽样调查显示,市民对杭州城中村改造关注率95.9%、支持率98.1%、满意率达96.2%。其中,有近一半被访者,为杭州城中村改造注重文化传承点赞。

一杯清茶,两把藤椅,摄影师陈天虹在离家27年后,又重回杭州馒头山脚,只因馒头山从曾经的群租房聚居地,变成重拾江南韵味的现代民居。“这是我记忆里小时候家的味道!”

年过七旬的老党员郝素琴最爱在“邻里中心”坐坐,这曾是馒头山最大的群租房,如今不仅整个外立面设计融入了馒头山,还成了便民服务的集中地,周边百姓的文化家园。

十八坞上头的杨家牌楼,在这里住了70多年的杨善昌很感慨,曾因违建变成“暗渠”的牌楼溪重见天日,变得更美了。“牌楼溪中段有个亭子,看风景很好;下面有个五曲桥,拍照片很漂亮。”

更方便的是,牌楼里还新辟了一个便民服务中心,申请智慧养老设备、办理居住登记等等,家门口就能办。“老底子的环境和感觉回来了,现代化设施一样都没少!”

将文化传承和民生项目结合起来,让文化如绿地般随处可见,如春雨般润物无声,这是杭州城中村改造的特色之举。“当人们自身的温饱、收入、休闲等需求都满足了,才会留心到文化传承。”杭州市城中村改造办公室工作人员说。

即使是难以恢复原貌的“城中村”,也在以各种方式,一边给予百姓更方便惬意的生活,一边留住历史。

杭州城北的善贤人家,老百姓住进了崭新楼房的同时,也保留了“善贤坝房”老房子,开辟“开心农场”。闲暇时光,农场里的亲子耕读,让乡愁变得更加真切。

城西的骆家庄,则用一幢文化大礼堂,记录了老底子蒋村水上人家的过往。礼堂内有年轻人喜欢的健身房,也有老人喜欢的茶室,进出中无意抬头一望,便是那千年的龙舟。

新与旧,舍弃与传承,就这样恰如其分地融合在了一起,由此凤凰涅槃。

这是城中村改造的意义。

这是每一场变革的意义。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吴佳妮 杭建宣  编辑:高婷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