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轮回中,穿越40年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8-09-06 10:14   

“老板娘,我有件衣裳要你帮我改改。”戒坛寺巷社区一家裁缝铺子里,又来了一位客人。

“你要稍微等等,今天活有点多哦。”金云芳客气地应了一声,手上依然忙活着。她的肩头搭着一块披肩,30多年裁缝生涯的辛劳,导致她的肩膀受不得凉。

1983年,20岁的金云芳来到杭州,从此,她的手便没离开过针线。“那时候,大家穿衣服没想法,大街上的人看过去都一样。现在不同了,穿要穿得个性,还要舒服,变咯。”金云芳启动电动缝纫机,机针有节奏地跳动起来。

改革开放的春潮激荡40年,杭州服装行业“潮人”辈出,他们凭着敏锐的时尚嗅觉,推陈出新,顺时求变。服装潮流之变,是行业兴替的正脸,何尝不是时代进步的侧颜?在我们眼前的是,时尚与电商在杭州这座创新活力之城交融,关于杭派服装的风云际会正不断续写……

《庐山恋》海报就是做衣服的版样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主角:裁缝师傅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杭州,时装店很少,人们的新衣服基本上是选定款式后找裁缝师傅做的。“当年很流行小西装、中山装、百褶裙、高腰裤,就这几个基本款式。做衣服嘛,也要有自己的想法,你得去琢磨。”虽说当年只有20岁出头,金云芳却已小有名气,“经常有小姑娘拿着电影《庐山恋》的海报走进来,说要做一件和张瑜一样的衣服。”

金云芳印象最深的是西装开始流行的那阵子,男人们爱时髦,却不懂什么叫风度,喜欢把双排扣西装的扣子全部解开,裤子上还挂一串钥匙。“现在想想,蛮好笑的。”金云芳说。

“说到底,那个年代,大家爱美的心都蛮淡的。一个月工资几十元钱,日子嘛,简单有简单的过法。”在金云芳的印象里,那时的衣服都很“素”,哪怕是结婚礼服,也不过是一套定制的西装,“讲究一点的人呢,结婚前定做一套全毛西装,再差一点,金丝绒布料肯定要的,毕竟是结婚。”

2000年,金云芳自己的裁缝铺子“云芳服装修改”正式开张。“我的店开了没两年,武林路就热闹起来了,也给我带来不少生意。”坐在自己的小店里,金云芳似乎还能看见那个属于武林路服装一条街的“小时代”。

一有新款到店,店门都关不上

21世纪初

主角:武林路服装店

“当年武林路上有句话,要买衣服,就找黄毛。”尽管已经退出“武林”两年,55岁的方继华想起当年来,依然有掩饰不住的自豪。

1996年的杭州,城市的时尚触觉已随改革开放的热潮苏醒,量体裁衣开始跟不上年轻人追逐时尚的步伐。就在那年,“下海”8年的方继华在武林路上开出了“伙伴”男装店,卖的是水桶裤、花衬衫、尼克服。“我就是要卖全杭州最洋气的男装。”方继华的定位在当时堪称疯狂,毕竟,那时候大多数杭州男人穿的都是直筒西裤和素色衬衫。

“找我很方便的,整个武林路上的灯箱广告,全是我的大照片。”当年的方继华长发及肩,每天换着颜色穿西装,配上尖头皮鞋,“我就是招牌嘛。”

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的学生都是方继华的常客,经常全班男生跑到店里买衣服。那时,一有新款到店,方继华的店门就关不上,经常得开到第二天凌晨2点。“没办法,哪个叫年轻人喜欢呢?”

2002年10月22日晚7点,武林路服装一条街正式开街。这条1680米长的商业街迅速成为潮流风向标,在这里消费的不仅是衣服,更是时尚生活。

2008年,已经拥有4家门店的方继华感觉不太好,客人进店买衣服开始不爽快了,往往是看完就走。最后,方继华找到了原因——淘宝来了。

“明星+同款”成为“带货女王”

2003年后

主角:淘宝网店

“2003年,淘宝网创立,2004年我就靠着它赚到了第一桶金。”卜卜,萧山姑娘,四季青女装店主,“那时候我就发现,身边的人不喜欢逛街了,开始在网上买东西。”

大红外套、小脚裤、尖头靴、单肩小背包,卜卜身上穿戴的都是自家店里的商品。早在2006年,卜卜明知电商会对实体店造成冲击,还是在四季青盘下了一个店面,“线上流量再大,总要有线下供应,作为源头,四季青实体店永远不会退出潮流。我就是要利用淘宝,把生意做大。”

2010年左右,韩版、欧版的衣服成为主流服饰,配合着韩剧和欧美剧的发酵,“明星+同款”很快能成为行走的“带货女王”。《宫锁心玉》大热那年,“杨幂同款”称霸淘宝女装类目,卜卜嗅到了商机。“我为什么不蹭一蹭热度,走一波流量呀?”卜卜说,基于这样的思考,她一口气谈下了几个皇冠店铺,成为店铺的供应商,“顾客浏览淘宝的时候,也在浏览我们的衣服,我们不过是把思维转变了一下而已。”

卜卜的突围不是个例,就像电影大片,主角经历了惊涛骇浪,结局终归圆满。在四季青,陆续出现了一批淘宝女装“网红店主”。店主因网而红,行业因网而兴,时尚与电商似乎从未闹过矛盾,携手写出了杭州服装史上新的一笔。

如今

有人说,时尚潮流会不断轮回。对于杭州服装业者来说,在轮回中向前,才是永不落伍的潮流。

两年前,方继华关掉了最后一家门店,改做互联网新零售,公司依然开在武林路上。老邻居的门面都改了,曾经风光无限的时装店,成了今天需要排队叫号的奶茶店、饭店。

从实体店到电商,再回到实体店,走了一圈的卜卜如今已是年收入超千万元的老板娘。“我们杭州女人不再是‘软妹子’,而是‘大女人’了。”她说。

戒坛寺巷社区里,金云芳依然守着小店,每天8点准时开门,来改衣服的客人比以前更多了。末伏,店里的吊扇嘎吱嘎吱转着,拿着衣服等候的客人说,就算等上5小时,也要找金师傅改衣服。

“几十年了,我还在这里。”金云芳笑了笑,手上也没停下,“网上买的衣服经常不合身,我的生意自然更好了。”

“老板娘,改衣服的钱我支付宝转给你。”一位客人试了试改好的衣服,颇为满意。

“好的。”金云芳应了一声,继续改下一位客人的衣服。

电动缝纫机又开始运作了,金云芳用双手推着衣服通过小针板,拷出一条平直细密的边……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丁岚 文 张妍 制图  编辑:高婷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