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生活在杭州,学习在杭州,创业在杭州;他们热爱杭州的山山水水、大街小巷
【编者按】
近几年,杭州这座东方古城,越来越多地亮相在国际舞台上。2016年的G20峰会,更让世界的目光集中于此——杭州,正在成为世界的新焦点。这座城市,也正在往国际化大都市大步前进,“杭州国际日”水到渠成。
这个城市,像个奇妙的漩涡,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留下来,生活在杭州,学习在杭州,创业在杭州。这些我们身边的洋面孔,喜欢杭州的山水、建筑、美食,热爱杭州的大街小巷,他们对杭州有了高度的自豪感和认同感。昨天,钱报记者特地走访了三位在杭州的外国友人,听听他们为什么而来,又生活得怎样?他们的长情告白背后,是这座城市对这个世界发出的邀约。
洋面孔:英国女孩Jemma
留杭时间:6年
洋媳妇爱上支付宝
她是一个来自英国Leicestershire郡的29岁开朗女孩,嫁给了中国丈夫,家庭幸福。
她也是一名在杭州国际学校工作的幼师,教孩子们英文自己学着中文,事业顺利。
今年,是她扎根杭州的第六年,不想离开。七年前,Jemma想来看看中国。她走过很多地方,北京、上海、西安、三亚、成都等等,最后还是在杭州安了家,“这里有最好的状态。”
可以说,她也是这些年杭州变化的见证者——她眼看着一条条地铁建起,一座座高楼林立,创业创新氛围浓厚;道路越来越宽,绿化越来越多,信息更加发达。这个城市,渐渐有了国际大都市的模样——尤其是在G20之后。
最让她惊喜的还是网购,“太方便了,生活所需都可以在网络上完成。”Jemma说,有了支付宝,出门不用带钱,不需要有找钱的麻烦。
“杭州越变越大”,Jemma说,她生活的小圈子,也让她很舒适:夫妻俩住在万科逸天广场,那是个外国人相对密集的小区,增加舒适感,“我还不太认识周围的邻居,但都很眼熟,彼此看到了会点头微笑。”她在小区里认识了不少其他国家的朋友,有很多共同话题,有时候还会分享各国美食。
周末,她会骑自行车去逛景区,西湖、湘湖、九溪,她都爱去。她曾经多次跟家乡的朋友推荐,“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其中之一就是她生活的地方。
她中国名字叫刘梦洁,中文老师取的,姓是冠夫姓。她系统地学习中文3年了,通过了汉语水平考试。“还听不懂杭州话!”她打趣道。
洋面孔:南非姑娘Sophia
在杭时间:3年
在我心里,杭州就是中国的“硅谷”
拥有模特身材的南非姑娘Sophia,有个不寻常的中文名字“完美”,今年是她在杭州呆的第三年。
她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平常在留下街道坤和和家园的爱丁堡儿童英语为小朋友们做英语公益老师。Sophia正在读第二个学位。
为什么来杭州读书?她说:“我先确定了要读计算机专业,这是个关于未来的专业。我就在全球范围内找大学,发现阿里巴巴、海康这样大的科技公司都在杭州,在我心目中这里就是中国的‘硅谷’,科技之都,我就来了。”
Sophia说,杭州不仅有大的互联网企业,满街跑着电动汽车,外国人也很多,还有交流的团体,“生活方便,出门不用带现金,什么东西都可以送上门。我越住越习惯,觉得这里很好,我正在想以后会不会留下来。”
那么,在杭州生活,她觉得哪里最赞?
她的答案有点出乎意料——是公共交通系统,“在南非老家,一般点对点的汽车都是长途的,没有点对点的短途公交车。杭州的公交车很赞,去下沙、西湖、飞机场、火车站都很方便,还能从手机上查到这趟公交车还有几站到家门口,然后公交转地铁,地铁转公交都很方便,转乘需要走多少路都能显示。即使第一次来杭州,只要有网络,依靠公共交通都不会走丢。”
靠着公共交通,她在闲暇时间去过好多地方,“我常常坐着公交随兴地看杭州各地,车开到哪里就是哪里,去了很多地方。”
必须有印象的还是西湖,“我太爱西湖了,真好看!我坐着公交换地铁就能到西湖边,春天、夏天、秋天都有好多的花,很香,很美。”本报记者黄莺 通讯员张静
洋面孔:巴西Gisele
在杭时间:4年
舍不得离开,杭州的国际范越来越浓了
40岁来自巴西的Gisele Maria Palu,家住在杭州滨江房产的漂亮小区里,是一位优雅美丽的女士。4年前,她跟着工程师丈夫带着两个可爱的男宝宝一起,举家来到杭州。如今,两个可爱的宝贝也在杭州一所国际小学就读。
Gisele说,自己对杭州的喜爱是一年胜过一年。最初印象里,杭州是有文化底蕴的历史悠久的城市,没想到也有摩登现代的一面,“两者融合得特别好。从我们家,15分钟到20分钟的车程,就能一下子从都市来到美丽的自然景区,简直太棒了。”
这些年里,Gisele的好多家人朋友都来过杭州,Gisele用了“amazing”(意:令人惊异)这个词来形容家人朋友来到杭州的印象和感受,“大家都说,我在杭州的生活太棒了。”
如今,Gisele一家的生活也越来越杭州范儿——Gisele爱西湖美景、爱杭州美食,甚至还加入了一个旅游户外组织。周末,举家一起游览大杭州的美景,“我和孩子们最喜欢在西湖边散步,晚上还能看音乐喷泉。有时候,孩子们还会在钱塘江边骑脚踏车。”
Gisele说,她很喜欢杭州的人民,大家都特别Nice(意:友好)。夏天,小区泳池开放,孩子们都会跑来这里,一起玩水打水仗,“两个孩子交到了好多好朋友。”
在她看来,这四年,“杭州变化太大太快了!刚到杭州,我不懂中文,出门打车、外出吃饭逛街,并不是特别方便。可现在,用手机就能提前预约出租车,公交车、地铁都有英文。现在还有共享单车,到哪儿都方便。”
让Gisele开心的是,杭州的美食也越来越国际范儿了,尤其是其他国家的美食。但如今,越来越多的异国风味纷至沓来。
可是,Gisele的丈夫可能就要调往别的国家工作了,Gisele对杭州是满满的不舍。本报记者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