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方唱罢我登场
是秋虫们表演的季节了
还记得立秋的第二天,我专门起了个大早,跑去岳王路里仁坊巷的“蛐蛐市场”采访。那个时候他们就跟我说:“你来太早了,要到(8月)20日后,蛐蛐儿才会多起来。”一般立秋过后,蟋蟀方成虫,有经验的虫把式不会这时下手,而是让虫再长壮实一些,处暑(8月23日)到白露(9月8日),都是捕捉蟋蟀的黄金时期。于是,我们挑了个中间的日子,采访了杭州鸣虫圈的达人王洁静。
布鲁纳翠螽
鸣声是昆虫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不同类型的鸣声有不同的含义。昆虫鸣叫的原因一般有两种,一是感觉器官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相当于报警行为,意在向同类报警或恐吓天敌;二是为了求偶,人们在家里养鸣虫听声儿,玩赏的主要就是这种鸣声了。
王洁静那天带来七只鸣虫,三大四小,最大的一只绿色,有男人的大拇指那么大,而最小的一只紧紧地“抱”着一根像树枝一样的东西,跟女生的指甲盖差不多大。无论大小,它们的触须都很长,晃来晃去的。
台湾奥蟋
这七只,分别叫布鲁纳翠螽(音同“钟”)、帆翅似织螽、大寰螽、海南弯脉蟋、中南琥珀蛉、橙柑片蟋、台湾奥蟋,说起来都是有亲戚关系的,直翅目往下分,它们都属于螽亚目,再往下分,三只大的属于螽斯总科,四只小的属于蟋蟀总科。
这么专业的分类,听得我一脸蒙,我们只知道蟋蟀是伤春悲秋的古诗中一个重要的角色。《诗经》就有“季夏之月,蟋蟀居壁”、“延时蛩鸣”、“立冬蟋蟀入室”等等,唐代以后写蟋蟀的诗就越发多起来,白居易写“惜渠止解能催织,不识穷檐机轴空”,以及“犹恐愁人暂得睡,声声移近卧床前”。秋虫、秋霜、秋风、秋叶、秋月,这些都会在季节转换时带来几分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