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近1700年历史的灵隐道 刚做完一个“小手术”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8-08-27 07:17   

一步一个历史故事 每年500万人次走过灵隐道

近1700年来,灵隐道每天忙忙碌碌。

到了杭州,很多人都会去灵隐寺。而去灵隐,从古至今就两条道,要么走茅家埠上香古道,要么走九里松,但到了“咫尺西天”,通往寺门口的,只有灵隐道这一条路。

有数据统计,平均一年有500万人次进飞来峰,走灵隐道,去到灵隐寺。

不知道每年行走在灵隐道的500万人里,有多少人曾经留意过脚下的这条路?这条一步一历史的路。

一步一历史,都有哪些历史?

小潘说,实在太多了,举几个例子。

白居易,曾是杭州的“老市长”。

当时,只要有空,白居易就爱去灵隐溜达一圈,达到了“在郡六百日,入山十二回”的频率。

西湖边孤山下,住着“梅妻鹤子”林和靖,每天梅花丛里喝酒吟诗。孤山看腻了,也爱往灵隐跑。当时西湖水位高,他划着小船儿从孤山荡出,一直悠悠划到合涧桥头的灵隐浦,坐船游灵隐,说:“泓澄冷泉色,写我清旷心。飘摇白猿声,答我雅正吟。”

南朝僧人智一法师听说灵隐寺飞来峰有一个深洞,灵隐寺的开山祖师慧理法师曾在此洞中饲养过白猿,便慕名造访灵隐寺,在寺中住了下来,畜养了一群猿猴。那时候,好多人跑去喂,智一法师干脆弄了个“饭猿台”。

现在猿猴没了,但合涧桥还好好的,过了“咫尺西天”,第一道小桥就是。

历任杭州地方官,走在灵隐道上,还都喜欢建个亭子,留个纪念。拿唐代来说,杭州刺史们,在灵隐道上先后建了五个亭子:虚白亭、候仙亭、观凤亭、见山亭、冷泉亭。

“搞破坏”的也有,比如明代文学家张岱。他在灵隐寺西面的岣嵝山房读书,天天打灵隐道来回,有一天爬上飞来峰,一眼看到了疑似杨琏真迦的造像,蓄着胡子趾高气扬地坐在龙身上,旁边还有四五个侍女。“一代愤青”张岱,捡起石头就把石像砸了,这还不行,还要把石像扔到茅厕里。

到现在,飞来峰上还看得到张岱“砸场子”后的造像,只可惜,他砸错了“人”。不知道是编号,还是哪个杭州人有意为之,在砸错的佛像边,写了两个小小的数字“62”。

还有呢,布袋和尚造像前,布列松来杭州,专门跑去拍了纪念照。灵隐道边上,泉水叮咚响的冷泉溪,天热时,徐志摩爱跑到“枕流”乘凉、发呆……

“冷泉亭”三个字 是两位杭州“老市长”联手写的

在灵隐道上,有一个冷泉亭,是杭州两大“老市长”的最爱。

灵隐道的一面是灵隐寺,一面是飞来峰,和飞来峰之间还隔了条溪流,叫北涧,也叫冷泉溪。

就在“咫尺西天”边上的合涧桥,北涧、南涧,合涧为一,一路流过白乐桥、洪春桥、赵公堤,进了西湖。

冷泉溪边,有个木制红亭,叫冷泉亭。每天,很多游客都会坐在红亭子里,看着斜对面的灵隐寺山门,听着溪水声歇脚。这个亭子也曾是杭州两大“老市长”的最爱。

第一位“老市长”白居易,曾写过一篇《冷泉亭记》,其中讲道:“由寺观,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白居易说,在冷泉亭,春天,可闻花草芬芳,看林木繁盛,吐故纳新,一身清爽;夏夜,听泉水清流,凉爽的风把微醺酒意都吹醒了。

白居易还挥笔写了块匾额,“冷泉”两个大字挂到了亭子上。

推荐阅读:

杭州楼市冷了?红盘小户型依旧抢手

开学在即 杭州伢儿赶作业进入倒计时!忙坏家长

杭州网红豆浆店重新开张 烧饼油条这样吃才地道

让"盲人"重获光明 又一"黑科技"项目落户下沙

她赶了25小时火车 只为向杭州爷爷说谢谢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刘云 通讯员 潘高升  编辑:高婷婷
返回
灵隐道边上,泉水叮咚响的冷泉溪,天热时,徐志摩爱跑到“枕流”乘凉、发呆……“冷泉亭”三个字是两位杭州“老市长”联手写的在灵隐道上,有一个冷泉亭,是杭州两大“老市长”的最爱。灵隐道的一面是灵隐寺,一面是飞来峰,和飞来峰之间还隔了条溪流,叫北涧,也叫冷泉溪。拿唐代来说,杭州刺史们,在灵隐道上先后建了五个亭子:虚白亭、候仙亭、观凤亭、见山亭、冷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