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浙江省2017年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统计公报》,截至2017年末,浙江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080.08万人,占总人口的21.77%,浙江老龄化程度位居全国第六位。再过5到10年,建国后60年代第二次婴儿潮期间出生的人口,也将慢慢进入老年阶段了,届时,老龄化增速还会进一步加大。面对严峻的老龄化趋势,在浙江“老有所养”如何养呢?
由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浙江经视承办的全媒体时政节目《有请发言人》第三期节目聚焦浙江人的养老问题。社区居家养老中心用房紧张怎么办?独居老人有特殊照料服务吗?怎样建立社会志愿者管理服务体系?为老服务专业人才招录有倾斜政策吗?这些全社会都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节目中,浙江省民政厅副厅长苏长聪作为节目新闻发言人,发布了浙江省养老服务工作的富民惠民安民行动计划,并现场回应媒体和观众提问。
我们整理了部分热点问题——
问:有关部门会采取怎样的措施去评估和激励志愿服务?怎样建立一个科学且符合实际的志愿者管理体系,进而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社会志愿者服务?
发言人答:现在我们各市县也都在做这方面的探索,浙江省也已经启动了《浙江省志愿服务条例》的修订工作。随着新的条例颁布,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我相信志愿者为老服务的热情会得到进一步的激发,相关的权益也会得到更好的保障。
问:独居老人群体,有特殊照料方面的服务吗?
发言人答:独居老人有三个方面的需求会更加突出一些:一是精神关爱,二是居家安全,三是生活照料。目前全省已经建立了23000多家居家养老服务的照料中心。针对独居的老人,一方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服务功能要再做得完善一些。特别是在乡镇街道层面,得要有示范型的居家养老服务的照料中心。独居老人有一些特殊的困难,特殊的需求,如果在社区的层面难以一下子满足的,那我们可以在街道乡镇的层面来提供相关的服务。另一方面从社区角度来说,怎样能够把社区层面的为老服务的志愿者组织和专业组织培育好,建设好,通过他们来为独居的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关爱。最后,在生活照料方面,今年全省助餐服务的覆盖面要达到城乡社区的50% (以上)的水平,希望能够为独居老人解决一些实际的困难。
问:在专业院校的人才招录设计上是否有倾斜?
发言人答:人才培养和使用确实是一个完整、连贯的过程。在培养方面,浙江省已经有一些疏通培养的渠道:包括采取五年一贯制,“3+2”的培养方式。在培养环节,下一步还要共同努力,把专业培养的文章做得更好。但是在人才使用方面,尽管这几年浙江省已经出台了入职奖补的政策,比如,从事养老护理工作的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奖励40000元;中专毕业生奖励21000元。但总体上来讲,还没有对养老护理人才队伍建设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下一步要真正破解这个难题,需要综合地采取对策。只有产业发展了,对人才的需求才会有,才会有更多的资金拿来用于提高护理员的待遇。
问:一些老小区的老年人居多,导致社区居家养老中心的用房非常紧张,是否能有一些优化的措施?
发言人答:老旧小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配套用房紧张的问题,一直是困扰我们各级的问题,实事求是地说,我们到各地去调研,很多街道社区都把原来租出去的,或者用于其他用途的一些房产设施,要么收回来,要么腾出来用于开办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也有的在想方设法,然后通过买一点或者租一点,或者跟其它这些房产置换一点,这样的办法,都在做积极努力。现在省里提出,到2022年在乡镇街道层面,要建一个示范型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因为有一些老旧社区确实很难在短时间内把设施真正落实到位。那乡镇街道层面有了,有一些功能就通过这个层面的设施来实现辐射。另外一方面,下一步还是要鼓励推动社区化嵌入式的微型养老机构的建设,通过他们来为居家老人提供一些上门服务,应该说也是一个优化和拓展的途径。
问:失能或是半失能的老人,他们需要的照顾更加全面,要求也更高。但像杭州社会福利中心这样的公办养老院,一床难求,这如何是好?
发言人答:现在全省2000多家养老机构,有床位将近39万张。养老机构床位总量不小,但是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设施的条件、服务的水平,比较差一些,所以没有能够形成一种有效的供给。公办养老机构收住主要是一些经济比较困难,至少是低保或低保边缘的老年人。而且是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的。这是要经过综合评估,才能够进入到公办养老机构里的。但是,很多民办养老机构空置率很高。一方面,自身要提高服务水平,提高标准化规范化的程度。另外一方面,我们也会多加宣传,让老年人知道民办养老机构的性价比也是很高的,甚至专业化水平会比公办更高。
另外,对于最新的一些抱团养老方式,苏厅长表示,浙江有些地方已经在做积极探索,只要对于老年人有利,没有什么不可以尝试。将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发展,整个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理念进一步加强,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养老机构的目标,未来也是有可能会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