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环抱中的下姜村,宛如世外桃源。
下姜村,村民姜德华回乡制作根雕。
杭报集团报道组
文/记者 殷军领 赵芳洲 程海波
摄/记者 陈中秋 张之冰
视频/蔡怀光
下姜,这个位于淳安县西南部山区的偏僻小村,至今建村已有800年。800年的历史上,清晰地记录着两个字——离开!
子孙们一批又一批地走出她的怀抱,再也没有回来。她没有怨言,等待着,等待历史改写的那一天。
2003年4月,当时在浙江工作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下姜调研;从2004年至今,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5年关注“三农”问题,差不多从那时开始,下姜村开始走向振兴之路。
15年来,下姜人拆猪圈、建沼气池,流转土地、开果园,把一个穷山沟变成了“绿富美”的代名词。2017年游客突破16万人次,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7万元,比2001年增长了13倍多。
下姜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期待的那样:“经济持续发展,村容村貌进一步改善,群众生活越来越好。”
外出谋生的下姜人看到家乡的华丽变身,嗅到了农村发展的大好前景,纷纷回乡创业。姜德华和老婆吴荔萍回来了,他们正谋划着开根雕馆和奶茶甜品店……
下姜村第一家奶茶甜品店:把城市生活方式带到了乡村
收拾好家务,吴荔萍也忙活起来了。她把麻绳缠在棕色大果酒瓶身,又盘出了三朵圈纹,瓶根贴了一圈剪花白边。普通的一个酒瓶经她这么一摆弄,升值成了“艺术品”,她准备再做几个,当摆件装饰在即将开业的奶茶甜品店。
店名她想了两个,“茶缘”“爱舍”,她拿不定,问我那个好。我建议“茶缘”,她很开心:“我也觉得这个好,能来我们这里喝奶茶,就是一种缘分。”
这20年来吴荔萍也换过不少工作,丈夫决定回家发展,开始她也不是太同意:“在外面工作,累是累点,工资稳定;说是回家创业,能做成什么样,谁也不知道。”
为什么还是回来了?她低头,沉默了一会说:“想试试。这么多人都回来了,收入也还好;村里也鼓励我们回来,也有政策。现在游客也多起来了,(生意)应该不会太差吧。”
奶茶甜品店,这是下姜村第一家,店面在村口石桥头。我们去的那几天正在装修,现在已经开张了,生意听说还不错。
回来创业后,姜德华的脑袋活了。装修的时候,特意做了展示柜,准备摆一些他的根雕和父亲的竹编工艺品摆件来卖,下半年,还想再摆点地瓜干等土特产。他还打算做些竹筒手机架、竹筒音响之类的创意产品,摆上去试试。
姜德华动手能力强,为了吸引游客,他动手做了套竹筒水循环景观,摆到了奶茶甜品店门口。清水在造型各异的竹筒里百转千回,最后流到下面的土缸里,里面用来养鱼。没时间去千岛湖买金鱼,他就在枫树岭菜场买了两条鲫鱼,放了进去。
后来电话里他高兴地告诉我,我上次看到的竹筒水循环景观是一代,这两天他在改进,把进水管和电源都做成了隐形的,让我有空再去看看,还要做鲫鱼豆腐汤给我吃。
姜德华的竹筒水循环景观,灵感来自隔壁的“狮城酒坊”,只不过对面用的是腌菜坛,他改成了粗竹筒。
看得出来,姜德华回家创业,是带着极大热情的,他每天都在琢磨,做些什么有吸引力的小玩意,吸引游客;他还向村里建议,把“下姜益行团”打造成下姜的特色活动,游客住下了,第二天可以跟他们一起晨跑,在运动中享受下姜的美景。
姜德华的回乡路:把50多名同事请到村里看风景尝农家菜
早上5点半,姜德华准时起床。赶到村委会门口,村主任姜排岭、栖舍民宿姜丽娟、村里的义工程西伯也刚到。闲聊中,久居民宿老板娘曹建苹也来了,“下姜益行团”当天成员到齐,简单热身后,下姜村一天的第一项运动——晨跑,就开始了。
沿凤林港溪往下,单程2.5公里,路边竹林森森,野桃花开了,五颜六色的野花撒满山坡。终点五狼坞,地图上找不到,下姜村民都知道,这里景色特别美,顺着登山道可以爬到山顶,可以看到大片的映山红。
回到家7点钟,女儿差不多吃完早饭,姜德华把女儿送到学校,回来便开始捯饬他的宝贝——根雕工艺品。
今年2月11日,姜德华在杭州一家机械厂上完最后一个班,和老婆吴荔萍一起辞职了。“回家,干点手艺,下姜现在发展得好了。”
姜德华在厂里是钳工,也算得上是技术工种,每个月到手5000元,这还不包括五险一金;老婆是操作工,工资少点,4600元。
“你回家能干什么,两个人一个月万把块的收入没有了是真的,你咋想的?”辞职念头刚冒出来的时候,同事们都劝他。姜德华没读过大学,回家能干啥?他不是没考虑过,每月1万元的稳定收入,他也不是不需要。
最终,今年1月,他还是把辞职报告交了上去。
在他交辞职报告之前的2018年元旦那天,姜德华把厂里车间领导和同事50多人,请到了下姜村,不干别的,就是来看看下姜村的风景;他还在凤林民宿摆了4桌,请大家尝了下姜的农家菜。
“看完他们不说话了,让我好好干。还帮我出主意,说做小吃。”姜德华呵呵一笑说。
同事们看了很支持,看着下姜一天天变好的父亲姜林村,反倒坚决不同意。
“他态度很坚决。问我,你回来干什么?千岛湖工厂又没有的。”电话里说不行,姜德华就回家做父亲工作,“我就说家里就我一个独生子,你们年纪大了,回来好照顾你们。现在村里发展好了,你搞你的竹编,我搞我的工艺品;她(吴荔萍)可以卖奶茶甜品,日子肯定不会太差。”
“他肯定是看姜丽娟(栖舍民宿老板娘)回来了,民宿开得也不错,慢慢也有点想通了!”姜德华略带得意地说。
回到家的第一天,姜德华美美地睡到了自然醒。在外打工20多年了,姜德华从来没这么安稳地睡过觉。挥之不去的漂泊感,致使周末不上班,他也睡不着,但是也不知道做什么,窝在狭小的出租房里,看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他一度感觉,这辈子可能就这样了,压根没想到还能打开另一片天空。
姜德华的根雕手艺,是在杭州一家根雕店里看会的,回家买了工具,一本《木旋全书》,自己照着学。
还别说,成品有模有样,堂屋摆了六件根雕,放上兰花盆栽,颇有艺术情趣。他告诉我,有个村民挖到一个大树根,出价400元,照片他看过了,可以做成座椅,这两天再去家里看看,合适就拉回来。
在喜欢的地方做着喜欢的事,这是很多人的梦想,姜德华做到了。
青山绿水环抱中的下姜村,宛如世外桃源。
淳安姜家畈村,兰纳现代农业园,工作人员在修剪火龙果枝条。
编了一辈子筐筐篓篓
想不到老了还能靠这个拿工资
说话间,姜林村遛弯回来了。他端出竹匾,拉出竹椅坐定,开始“上班”了,纤薄的竹篾在他长满老茧的双手间欢快地跳跃。
之所以说是上班,因为他的竹编手艺活,被县农办认定为下姜村“手工艺品”展示点,村里给他家挂上了“篾匠铺”的认定牌,称他的手艺在当地小有名气,老百姓俗称他“姜一手”。
姜林村的工作地点在自己家的院子里,风吹不到、雨淋不着,工作内容就是编编花篮、水瓶外罩、竹簸箕、鱼篓这些家什工艺品。每个月工资1800元,不算多,但月月有得领,卖出去竹编的收入,算自己的,这让姜林村心里很满足,也特别踏实。他曾一度开玩笑说,自己吃上了“公家饭”。
如今的姜林村,面色红润,他乐意和到访的游客讲“下姜往日的故事”:“以前下姜很穷的,我还上山挖过野菜……15岁拜师学竹编,那时候就是为了讨生活咯,一个大竹筐,两天,卖一块钱。”
谁也不知道,前年,姜德华还带他来杭州看过心理医生。
当时姜德华的奶奶过世了,作为儿子的姜林村非常悲痛,不巧又崴了脚,在家躺了半年。自己的儿子不在身边,他在家闲着没事做,东想西想,精神上有点抑郁。
姜德华劝父亲,没事做做竹编,打发时间。可自己干了一辈子的活计,就跟农民会插秧收稻一样平常,姜林村实在找不到再拾起来的意义。
“现在,这是他的‘工作’了。他跟我说过,编了一辈子筐筐篓篓,到这个岁数了,还能拿工资,真是没想到!”说着姜德华瞟了一眼“工作”中的父亲,姜林村没说话,低着头忙手上的活,他如果听到,心里肯定也是特别自豪。
对儿子的回乡创业,姜林村不再固执地认为,“城市肯定比农村好”,他甚至觉得,回来创业的人多了,早点回来更好。
一上午没见姜德华的母亲,姜德华说,母亲在村里的葡萄园做零活,一天有80元的收入。
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各有各的“事业”忙活,这是如今下姜村人的幸福。
记者手记
回乡创业正当时
走访期间,我到附近的伊家、乍尔、后龙坑三个自然村转了转,看到最多的是老人、妇女、儿童和狗,年轻人都外出谋生了。这其实也是当前广大农村地区的现实景象。
农村不缺资源,缺的是有手艺、会技术、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事靠人做,业由人兴,这是历史的逻辑,也是现实的需要。
下姜村现任村支书姜浩强告诉我,这两年,下姜村陆陆续续已有十多个大学生回来了,比如栖舍民宿老板娘姜丽娟,当然还有很多像姜德华这样的在外工作的人群。
另外有12个外地老板、技术能人,在下姜村投资兴业。外地老板李思标跟村里流转了50多亩地办起了葡萄种植园,九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郑新民,在下姜发展毛竹林下食用菌竹荪种植,亩产值过万元。
下姜村的兴业潮,也带动了周边区域的投资。来自萧山的老板冯波,在附近大墅镇桃源凌家村流转了315亩土地,投资2000多万,建起了兰纳休闲农业园区,集水果采摘、餐饮住宿、户外拓展、农事体验一体,带来就业岗位30多个,村民们除去流转土地收入,每个月还有3000元的工资可以拿。
下姜村能吸引人才回归创业,根本原因,我想是当前农村发展的美丽前景和农村创业的大好机会广阔空间。
人才更愿意留在城市,无非是觉得城市的机会多。而有些人已经看出,时代变了,现在是农村机会更多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未来农村发展将步入快车道;今年一号文件提出的乡村振兴“七条”路的第一条:“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重塑”二字,说明一切。
从国家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都在加紧制定乡村振兴的各项扶持政策,回乡创业,恰在此时。
《下姜村及周边地区乡村振兴发展规划》
积极安排专业干部人才实地蹲点,定期派送专家赴下姜村及周边地区开展技术支持。
引入先进工作理念,指导下姜村及周边地区乡村旅游、景区运营、民宿提升、现代农业发展工作。
加强农村干部和技术人才培训,培育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职业经理人、新型职业农民、农创客、农匠人。
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与孵化基地,加快“三新”科技和新模式的引进、吸收、推广、应用,依靠科技激发农村振兴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