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特别报道:下姜村 文化春风吹拂美丽乡村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8-04-11 09:17   

青山绿水环抱中的下姜村,如今被称作“梦开始的地方”。

姜品楚,下姜村老年食堂负责人。

杭报集团报道组

文/记者 程海波 赵芳洲 殷军领

摄/记者 程海波 陈中秋 张之冰

视频/蔡怀光

“敬祖宗,孝父母;友兄弟,教子孙;睦家族,和邻里;慎交友,择婚姻;扶节操,恤孤弱;禁溺女,宜禁之;勤生理,戒赌博;急赋税,杜奢华。”这是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的“48字祖训”,写在《雅墅姜氏宗谱》第2本第50页上。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文化是灵魂”中写到的,“一定社会的文化环境,对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产生着同化作用,进而化作维系社会、民族的生生不息的巨大力量。”数百年来,这个古名“雅墅峡涧”的偏僻小山村,村民们一直用敬畏之心遵循这48个字十六条祖训,造就了当地淳朴的民风。

建村之初就被先祖们赋予绿水青山美好期许的下姜村,数百年传承的文化基因和秉性,终于在这个新世纪之初散发出迷人芬芳。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使传统乡风文明迸发出强劲内生动力,短短十余年时间,走上了由贫困村到“绿富美”乡村蝶变之路,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树立了现实标杆。

今日下姜之美,源自乡风文明的滋养。

自立之道以勤劳为本

三月的一场春雨,让冬眠的大地重新充满生机,却不小心打湿了姜光照贴在院门上的春联。

春联是年前县文联组织书法家到村里来送服务时,姜光照请书法老师按照自己事先拟的内容写的,虽然对仗不够工整,但这十八个字恰恰就是他对这些年下姜变化的深刻体会:“十九盛会开真暖人心,下姜百姓乐深得民意。”

“读的书不多,却偏偏喜欢一些文化的东西。”姜光照看了一眼已经移到走廊上的春联笑着说,这大概和小时候父亲时常跟他讲解宗谱有关。如今,从太爷爷手上传下来的《雅墅姜氏宗谱》,就被他悉心保管着。

今年54岁的姜光照从15岁开始和泥水砖石打交道,而后做了十多年的老旧物件生意,然后又干起了老本行,并且随着村里的“大势”,兼顾开起了民宿。不管干的是哪一行,他始终把宗谱上祖宗立下的十六条家训作为自己为人处世的准则,下姜人勤劳致富的精神传承在他身上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用他的话来说,这种传承是钻到了骨子里,变成了秉性。

“从我记事开始,家里的日子就很苦,有一次好不容易家里吃了顿白米饭,我一口气整整吃了四大碗,很大的那种青边碗。”姜光照用手比划了一下碗口的大小,也露出了那只粗糙得不忍目睹、布满裂纹的右手。虽说现在好歹算个“小包工头”,日子也够得上小康了,可姜光照还是改不了粗活累活都自己动手干的习惯,“经常接触水泥、砂石,手就变成这样了,我几十年总结出一个体会,只要你认认真真、堂堂正正地去做事情,人家就相信你,所以我现在的活是一个接着一个的。”

姜光照如今开的玉光民宿,原先是村两委的老办公楼,靠东头那间大屋子是曾经的会议室。2006年5月2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第三次来到下姜村,就在这间会议室里与村党员干部及村民代表座谈,作为村民代表参加的姜光照至今对当时的场景记忆犹新,“总书记告诫我们,要艰苦奋斗,乡村发展村民自身要努力,当时我听了就觉得总书记说的这番话很接地气,这不就是我们家训里要求我们做的嘛,这些年我们大家始终坚持勤劳致富,让今天的下姜变得越来越好了。”

采访那天,姜光照坐在这间屋子中,回忆着当年的一切,最后他的结束语是:“我感觉自己就像是坐在党的怀抱中,真的!”

代代相传育和谐乡风

村委会旁的一栋普通平房,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写着“求通”的中堂字,这是党总支副书记姜银祥的家,他说,这就是他家的家风,通则顺,顺则通,凡事就是求和谐、通顺。在下姜村,不少村民都把自家的家风家训,挂在厅堂中最显眼的地方。

“下姜村是有文化底蕴的,不仅有古代的‘雅墅八景’,有祖上传下来的家训,还有很多口口相传到现在的名人典故。”曾当了30多年村支书,还干过两年村文化员的他,故事信手拈来。“村口的忆德亭有块复制明代的石碑,就是描述当年下姜村余氏先祖余显文及其后代不畏艰辛,一代接一代兴修水利,把300亩旱地改造成粮田的事迹,可以说就是我们下姜版的‘愚公移山’。”

除了忆德亭,还有思源亭、映月廊等等,在下姜村,这些名人典故现在几乎都能找到相对应的“实物”,那是村民们为感恩留下的纪念。如今,感恩邻里、守望相助已成为下姜乡风文明和家风传承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2008年汶川地震,生活还不富裕的下姜村民第一时间募集了一万多元捐款;2010年6月18日,一位村民的房子被特大洪水冲塌,在村民们的帮助下,这位原本生活困难的受灾村民不到半年时间就住进了新房;去年,一位村民不幸患上了重病,全村党员踊跃捐款7000余元……姜银祥摆了摆手,然后笑着补充了一句:“不说了,不说了,村民感恩相助的例子真的是多了去了。”

2017年6月,下姜民俗文化旅游节上,“下姜家宴”再次开席,25户农户合力烹制50桌下姜佳肴,让游人们大快朵颐。

“下姜家宴”源自于下姜村原先的一个特有习俗——“端碗”。早年,下姜村民的生活条件艰苦,平日里很少吃到肉,杀年猪就成了村民一件盛事,不过杀年猪有先有后,这时候,先杀年猪的这户人家,就在碗里装上萝卜和猪血,然后再在上面铺上几块肉,分头端去给邻里尝个鲜,共同分享丰收的喜悦,这就叫“端碗”。“实际上这就是邻里和睦团结的一种表现。”姜银祥颇为自豪地说:“这些年,下姜村民在创富致富的同时,山里人家那种与生俱来的淳朴、勤劳与热情依旧还在,祖上留下来的美德依旧没有丢。”

在村民自觉传承好家风的基础上,下姜村近年来又先后开展了党员亮家训用实际行动践行承诺、党员为孤寡老人“当一天保姆”、修编更易于牢记的漫画版村规民约、出台村民代表议事制度等一系列提升家风文明活动,并于去年一举摘下了“全国文明村”和“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两项全国桂冠。

“乡风文明是一种文化,下姜村这些年的发展,有一个重要的推动力量,那就是我们一直在传承的好家风。”人穷而不失志,富而不忘本。数百年来,代代相传的家风,成为支撑下姜人生生不息地从过去走到现在,努力实现乡村振兴的不竭的精神动力。

《下姜村及周边地区乡村振兴发展规划》

1.打造红色文化传承阵地

2.建设红色主题教育基地

3.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4.实施红色文化品牌传播工程

红色传承,乡风文明。“红色下姜”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乡村干部培训学院,三年红色教育培训量达到1.5万人次,成为浙江乃至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红色旅游目的地。“下姜精神”不断弘扬,文化礼堂功能彰显,农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下姜村成为全国文明村。

老人们在下姜村老年食堂就餐

乡土文化绘多彩画卷

“有好吃的她总是先夹到我碗里,要洗澡了她帮我擦身,屋里屋外那是弄得条条直直……”大墅镇大墅村文化礼堂二楼的道德讲堂,86岁的失明老人王友娇坐在台上,用一口的土话,把儿媳妇叶心娣对她的好,一件一件地说给村民们听。

这是大墅村“夸夸你的媳妇”活动的一个场景,隔壁邻居、家常大白话,王友娇老人的讲述,让台下的村民们对这个平日里经常能打上照面的叶心娣刮目相看。

“嫁到婆家才两年,婆婆的眼睛就看不见了,上有老下有小,全靠她一个人照顾,真的不容易。”“这个儿媳妇是娶着了,连他们家的儿子也变得比原先勤快多了。”“这么多年细心的照顾,换成是我真做不到!”没过多久,大墅村首届文化礼堂“好媳妇”评选,叶心娣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认同——她就是我们心中的好媳妇!

时至今日,那一堂“好媳妇”课带来的正能量仍在延续。

有着1800多人口的大墅村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近几年,借助村文化礼堂建设,不仅带动了乡风文明的好转,而且让淳朴民风聚合成了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

“乡村旅游做得好的地方,肯定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我们除了原有的乡风民俗和已经挖掘出来的农耕文化之外,最近还在想把有几百年传统的‘水龙’恢复起来,让游客提到大墅村就想到‘水龙节’。”大墅村党总支书记方华祥对下姜及周边要打造成浙江乃至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充满了期待,在他看来,这将是大墅村发展乡村旅游不可多得的良机。

就在方华祥与村干部们商量着,如何借下姜的品牌之力打好民俗文化这张牌,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知名度的同时,一山之隔的下姜村村委办公室里,刚刚送走一批考察民宿项目客人的村党总支书记姜浩强,又考虑着第三届下姜民俗文化节的事。让他感到有压力的是,前两届的民俗文化节办得很成功,为下姜的民俗文化品牌加了不少分,第三届怎么才能更进一步呢?

“今年民俗文化节不能局限于下姜村自己搞搞了,应该还要把周边这几个村邀请过来。”姜浩强说,刚刚出台的下姜村周边辐射规划,今后下姜及周边8个村会“绑在一块”走农旅融合发展的路子,“乡土文化这张牌要大家合起来打,形成‘众人拾柴’向心力,一起打出大品牌。”

下姜村——梦开始的地方;枫树岭村——多彩枫树岭;元塘村——看得见乡愁的地方;薛家源村——渔舟唱晚;大墅村——闹集市;孙家畈村——耕彩田;桃源凌家——娱竹间;洞坞村——隐深谷……

不远的将来,以下姜村为核心辐射周边,借助乡土乡情和乡风文明的“沃土”,在下姜红色文化品牌的催生下,必将勾勒出一幅具有饱满品位特征和生动诗性气息的新时代新农村新画卷。

记者手记

乡村振兴须“铸魂”

2001年,记者第一次到下姜村采访,亲眼所见至今印象深刻,那句“土墙房,烧木炭,一年只有半年粮,有女莫嫁下姜郎”的话,确实所言不虚。

这些年来,下姜村的变化是全方位的,从村容村貌到产业发展,再到村里农户生活的改善和精神面貌的焕然一新,其中,感触最深的还是乡风文明的积极向上。

万民乡风,旦暮利之。下姜村村民至今小心翼翼保存的那套宗谱还有那48个字的祖训早已化作基因流淌在下姜人血液中,这让下姜人与人的距离、人与自然的距离,在无形中靠得更近。

采访中有几个细节直到现在还总是浮现在眼前,其中一个就是姜光照在讲到母亲对他从小的教育时,反复提到下姜村流传最广的一句俗语——“独子不教,老来无靠”,他说,他对母亲敬畏直到今天还挥之不去,但正是因为母亲严格的家教,让他受益了一辈子。说这话时,记者从他略微的哽咽中,听出了发自肺腑的感激之情。

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姜银祥接受完记者的采访后,赶去村文化礼堂向游客们讲解下姜村的红色故事,就径直走出了家门,似乎根本没有锁门的习惯,当记者叫住他把门关关好时,他却笑着答了一句:下姜民风好,用不着关门。

下姜村的实践可以折射出一个共性的理念,那就是乡风文明才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魂”之所在,淳朴的乡风,可以让游子感受到浓浓的乡愁,能吸引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发展;厚重的乡风,也可以成为激发“自觉参与”的内生力。

乡村振兴,要“塑形”,更要“铸魂”。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  编辑:郑海云
返回